内容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长达20多天的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天气,最高气温普遍高达37℃-38℃,部分地区还超过40℃,造成这一地区高烧不退的主要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牢牢控制造成的。
然而气象专家警告说,按照气候规律,8月“副高”将进入鼎盛时期,并且位置北抬,北京市及华北地区受其影响,气温将会继续攀升,这与民间流传着的“热在三伏”说法是不谋而合的。另据本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三伏”中数中伏天气最热,今天已开始进入中伏了,因此预防中暑应是当务之急。
医学认为,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这是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的结果。通常气温达15℃至25℃时,人体散热约2/3是靠辐射,约1/4靠蒸发,约1/8靠对流,而热传导只占3%左右。但当气温升高时,上述散热方式的比例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气温达35℃以上高温时,人体余热的2/3将通过汗液蒸发来散失。如果此时空气的湿度很大,人虽然大汗淋漓,但蒸发却受阻,余热散失减少,体温就会升高,人就要发生中暑了。
人一旦中暑,应立即远离高温、高湿环境并喝一些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即在头部、腋下或腹股沟处放冰袋或洒凉水。对于重症患者应及时送往医院。
专家们还指出,开启空调降温固然是预防中暑较为有效的措施,但室内温度不要调到25℃以下,并且开的时间也不宜太长。不然的话人反倒容易发生中暑。因为人长期在高温环境刺激下一般会产生应急蛋白,使人体细胞免受热的伤害,增强对高温的耐受力;相反人若长期生活在凉爽的环境中,就会抑制应急蛋白的产生,降低对热的耐受力,这样遇上高温天气时,一旦在室外待得时间稍长,或因停电享受不到空调的清凉,人就会容易失去自我保护能力,出现中暑,去年法国受热浪袭击死者逾万就是一个例证。
专家建议在高温的日子里,午后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弱病者、婴幼儿及孕妇更应如此;在露天工作的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和强度;家庭或单位应准备一些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片(丸、水)等防暑药品。 (2004.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