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常见化验室生化检查详解
凝血酶消耗试验
采样原则
生理条件下,血液凝固后血清中仅剩余少量的凝血酶原(因子Ⅱ),测定血清凝血酶原时间便明显延长。当血浆中凝血因子(Ⅶ、Ⅸ、Ⅺ、Ⅻ)或血小板第3因子(PF3)显著减少致内源性凝血酶原酶生成发生障碍时,则血液凝固后血清中剩余较多的凝血酶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则缩短。本试验是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第一阶段和PF3有无缺陷的筛选试验之一。
正常值描述
24.9~108.2s(n=50)。以>25s为正常,<20s为异常,20~25s为可疑。
疾病相关
维生素K缺乏症; 血小板无力症; 血友病甲; 原发性纤溶
摘要
(1)取正常吸附血浆、兔脑粉浸出液,0.02mol/L氯化钙溶液各0.1ml,混匀,37℃预温1min。 (2)于上述混合液中加已预温至37℃的受检者血清0.1ml,开动秒表,记录凝固时间(s)。重复2次取平均值,并作正常对照。
说明
PCT缩短(<20s)①先天性因子Ⅷ、Ⅸ、Ⅺ和Ⅻ缺乏所引起的血友病甲、乙和因子Ⅺ、Ⅻ缺乏症;②获得性因子Ⅶ、Ⅸ、Ⅺ和Ⅻ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以及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③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肝素、口服抗凝剂及其他抗凝物质等;④先天性和获得性PF3缺乏症、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综合征、尿毒症和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
结论有效原因
(1)血标本避免溶血,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2)硫酸钡吸附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必须>3min,否则造成假阳性结果;当吸附血浆不新鲜则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3)血清分离时间必须固定在凝血后60min整。太短或太长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