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黏蛋白,mucoprotein
类型
唾液
实验名称
唾液黏蛋白,mucoprotein
关联实验
关联问题
实验理由
何时实验
患者准备
采样
采样原则
以0.6mol/L过氯酸沉淀血清蛋白质时,黏蛋白不被沉淀,而存留在滤液中,再加磷钨酸使黏蛋白沉淀,然后以酚试剂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
正常值描述
(1.36±0.45)g/L。
疾病相关
摘要
唾液(稀释后)0.5ml,加154mmol/L氯化钠4.5ml,混匀,滴加1.8mol/L过氯酸溶液 2.5ml,静止10min,用定量滤纸过滤或离心。取滤液2.5ml,加17.74mmol/L磷钨酸0.5ml混匀,静止10min,以3000r/min离心10min,倾去上清液并沥干。再加磷钨酸溶液2ml,悬浮沉淀物,同法离心后倾去上清液,沥干。取沉淀备用。按表1测定。混匀,置37℃水浴15min,取出后在650nm,光径1.0cm,以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说明
黏蛋白主要生理作用:①对抗干燥和保护口腔黏膜免受外界的伤害。黏蛋白可阻止潜在性危险物质通过黏膜,能防止酸和降解酶对口腔黏膜的侵害,还能抑制某些蛋白溶解。②润滑作用,唾液的润滑作用主要归因于其中的终末唾液酸。③抵抗有害微生物,唾液黏蛋白的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的非免疫性清除中起主要作用,这可能与酶和(或)位于微生物表面的植物血凝素有关。 减低时易引起口腔黏膜炎症。
结论有效原因
(1)黏蛋白是一种黏多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的复合蛋白质,它主要存在于α1和α2球蛋白部分。其黏多糖往往是由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及涎酸等组成。黏蛋白成分复杂,分类和命名尚未一致。Meyer将糖与蛋白的复合物以氨基己糖的含量进行分类,氨基己糖含量大于4%的称黏蛋白,小于4%的称糖蛋白。 (2)黏蛋白中酪氨酸含量为4.2%,因此两种报告方式可互相换算。 (3)加过氯酸沉淀蛋白后,需放置10min后过滤。加磷钨酸后,也需放置10min后再离心。倾去上清液时,须细心操作,不能使沉淀丢失,否则结果偏低。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