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病
症状
[诊断] 一、分型 急性高原病又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病三型。 二、症状 (一)急性高原反应 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时,第1-2日症状最明显,后渐减轻,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主要表现为头痛、记忆与思维能力减退及失眠、多梦等。呼吸深、频率增加、心动过速。部分患者有紫绀、血压升高。 (二)高原肺水肿 平原或低地人在迅速进入高原后1-3日发病,也有晚于7-14日发病者。表现与一般肺水肿相同。有急性高原反应者如出现不断加重的干咳、头痛、呼吸困难或紫绀,系本病的早期表现。少数暴发型者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或神志恍惚,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满布粗大湿罗音杂以哮鸣音。 (三)高原脑病 大多先有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继而出现明显的精神神经症状如剧烈头痛、精神异常、神志恍惚、顽固恶心、呕吐,重者昏迷。脑脊液检查仅有压力增高。
常规治疗
[治疗] 一、急性高原反应 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至少320克。适当吸氧。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乙酸唑胺每次0.25克,每日2次,共用2-3日;速尿每次80毫克,每日2次,共用2日。镇静剂可选用眠尔通、利眠宁、安定、强的松每次5-10毫克,每日2次,连服3日。头痛者给予复方阿斯匹林、非那西汀、苯巴比妥、苯甲酸咖啡因,呕吐者用东茛菪碱、苯海拉明、异丙嗪。 二、高原肺水肿 应就地给氧和综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往低海拔区进行治疗。综合治疗同一般肺水肿。 三、高原脑病 高浓度充分吸氧。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脑细胞代谢,酌情给予中枢神经兴奋剂。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相关信息
[预后] 症状消退后可再发;高原肺水肿及时治疗者预后良好;高原脑水肿愈后少数可有头痛,记忆力减退;高原性心脏病如伴有肺细小动脉硬化既使转到平原也难以恢复。 [预防] 进入高原者应了解和适应高原环境特点,登山时按计划进行阶段性适应性锻炼,注意防寒和防治上呼吸道感染;久居平原重返高原者也应重建适应能力;有明显心、肺、血液疾病患者不宜进入高原;也事先可服用乙酸唑胺和呋塞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