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临床心电图学词库
下壁梗死周围阻滞
内容
下壁心肌梗死的并发症之一,属分支性梗死周围阻滞。
系Grant根据First(1950)提出的“梗死周围阻滞”的概念发展而来,亦称“下壁(膈面)分支性梗死周围阻滞”。
指因下壁心肌梗死损坏了大量左后分支纤维而发生的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下壁梗死周围阻滞时,激动自左前分支开始,离开梗死区,然后传至梗死周围,对向梗死区。
心电向量表现为额面QRS环呈顺钟向运转,初始0.04s向量离开梗死区向上并稍向左,在额面六轴系统上位于-60°至-80°之间,而终末向量指向右、下、后,指向梗死区,在额面六轴系统上位于+90°至+100°之间,两者之间的角度超过110°,方向基本相反。
心电图特征:(1)Ⅱ、Ⅲ、aVF导联出现宽而深的病理性Q波,并在病理性Q波之后出现增宽的迟晚R波;(2)少数情况下QRS时限>0.12s;(3)QRS电轴右偏,接近+90°至+100°。
上述改变常在梗死后数日内出现。
下壁梗死周围阻滞的起始(i)与终末(t)QRS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