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临床心电图学词库
心肌梗死
内容
指冠状动脉血流突然停顿所引起的供血区心肌发生的缺血性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多发生于中年以后,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可产生严重后果。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是临床最常用的重要检查方法,也是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诊断心肌梗死的三项标准之一(另二项即症状、酶学诊断)。
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病变都有一个先发生急性心肌缺血,继而心肌损伤,最后导致心肌坏死的发展过程。
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细胞失去了电活动的能力,因此梗死后的向量改变具有背离梗死区的特点。
按心肌梗死所占范围不同,可分为穿壁性、心内膜下及室壁内三种,其中绝大多数发生于左心室肌内,右室及心房梗死少见。
目前临床上根据心电图上有无Q波,又将其分为有Q波心肌梗死和无Q波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目前尚未统一。
有的作者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种分期,有的作者又分为早期(超急性期)、急性期、近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慢性稳定期)四种分期。
按着临床病理演变过程,通常将心肌梗死的定性诊断分为*急性心肌梗死、*亚急性心肌梗死及*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系根据相应导联出现的梗死图形(主要是病理性Q波),即可作出间壁、前壁、侧壁、下壁、下侧壁、下间壁及高侧壁等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定位。
目前认为,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观察演变、发现并发的心律失常及估计预后均有指导意义。
参见“急性心肌梗死”。
有Q波急性心肌梗死的三期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