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名称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见名称
再障
再生障碍贫血
再障贫血
再生不良性贫血
英文名称
Aplastic Anemia
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已知再障发病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以及急性和慢性再障。
诊治

支持治疗

保护措施 预防感染,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SAA需要保护性隔离;避免出血,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不用对骨髓有损伤作用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必要的心理护理。
对症治疗

纠正贫血:通常认为血红蛋白低于60g/L,且患者对贫血耐受较差时,可输注红细胞,但应防止输血过多。
控制出血:可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患者禁用)。女性子宫出血可肌注丙酸睾酮。输浓缩血小板对血小板减少引起的严重出血有效。当血小板输注无效时,可输HLA配型相配的血小板。肝脏疾病如有凝血因子缺乏时应予纠正。
控制感染:及时采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或尿、大便、血液等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应换用敏感的抗生素。长期广谱抗生素治疗可诱发真菌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可用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
护肝治疗:AA常合并肝功能损害,应酌情选用护肝药物。
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用于SAA。马ALG 10~15mg/(kg·d)连用5天或兔ATG 3~5mg/(kg·d)连用5天;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静脉滴注ATG不宜过快,每日剂量应维持点滴12~16小时,用药过程中用糖皮质激素防治过敏反应和血清病;可与环孢素(CsA)组成强化免疫抑制方案。
环孢素:6mg/(kg·d)左右,疗程一般长于1年。应参照患者的血药浓度、造血功能、T细胞免疫恢复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损害、牙龈增生及消化道反应)等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其他:CD3单克隆抗体、麦考酚吗乙酯(MMF,骁悉)、环磷酰胺、甲泼尼龙等治疗SAA。
促造血治疗

雄激素:

司坦唑醇(康力龙)2mg,每日3次;
十一酸睾酮(安雄)40~80mg每日3次;
达那唑0.2g,每日3次;④丙酸睾酮100mg/d肌注。

应视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如男性化、肝功能损害等调整疗程及剂量。
造血生长因子:特别适用于SAA。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剂量为5μg/(kg·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常用50~100U/(kg·d)。一般在免疫抑制治疗SAA后使用,剂量可酌减,维持3个月以上为宜。
3.造血干细胞移植:对40岁以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有合适供体的SAA患者,可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
诊断

AA诊断标准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一般无肝、脾肿大;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有条件者做骨髓活检,可见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详见鉴别诊断;
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AA分型诊断标准

SAA,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严重感染和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中性粒细胞<0.5×109/L,
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NSAA指达不到SAA诊断标准的AA。
鉴别

与其他类型的再障鉴别

遗传性AA,如Fanconi贫血(FA)、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Estren-Dameshek贫血)及胰腺功能不全性AA(Schwachman-Diamond综合征)等,家族史往往可以提供发生贫血的遗传背景。FA,又称先天性AA,表现为一系或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伴发育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等。有可能发展为MDS、急性白血病及其他各类肿瘤性疾病。实验室检查可发现“Fanconi基因”,细胞染色体受丝裂霉素C作用后极易断裂。
继发性AA,有明确诱因。各种电离辐射、化学毒物和药物等暴露史对继发性再障诊断至关重要。长期接触X射线、γ射线及放射性核素等可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干扰骨髓细胞生成,使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苯等对骨髓的抑制与剂量相关,是引起继发性再障比较肯定的因素。一些严重疾病如肾衰竭,败血症和肿瘤浸润骨髓的晚期也可呈现AA。
与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鉴别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可增生减低,易误诊为AA。但对其随访检查,终能发现酸溶血试验(Ham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或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或外周血细胞膜上的CD55、CD59表达明显下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的某些亚型有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有时不高甚至降低,骨髓也可低增生,这些易与AA混淆。但病态造血现象,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集簇增多集落减少,染色体核型异常等有助与AA鉴别。
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前者可测及外周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后者可测及骨髓未成熟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这两类患者可有全血细胞减少并骨髓增生减低,但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往往不低甚或偏高,骨髓红系细胞比例不低且易见“红系造血岛”,Th1:Th2降低(Th2细胞比例增高)、CD5+B细胞比例增高,血清IL-4和IL-10水平增高,对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反应较好。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网织红细胞可降至零,骨髓三系减少,与SAA相似。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病程呈自限性,约1月后可自然恢复。
急性白血病(AL):白细胞减少和低增生性AL因早期肝、脾、淋巴结不肿大,外周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易与AA混淆。仔细观察血象及多部位骨髓,可发现原始粒、单、或原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如能发现白血病的融合基因对鉴别帮助更大。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常有全血细胞减少,但是高热为非感染性,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疽、出血较重。多部位骨髓检查可找到异常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医加医疗器械| 膏药生产厂家|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02000535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