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西医常见病简介诊断治疗鉴别
高原病
定义
由平原移居到高原或短期在高原逗留的人,因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引起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称为高原病(diseases of high altitude),或称高原适应不全症(unacclimatization to high altitude),又称高山病(mountain sickness)。
诊治
1 急性高原反应
休息: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应终止攀登,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
氧疗:经鼻管或面罩吸氧(1~2L/min)后,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药物治疗: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恶心呕吐时,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严重病例,口服地塞米松(4mg,每6小时1次),或联合应用地塞米松(4mg,每12小时1次)和乙酰唑胺(500mg,午后顿服)。
易地治疗: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即使海拔高度下降300m,症状也会明显改善。
2 高原肺水肿
休息: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坐位或高枕卧位,注意保暖。
氧疗:应用通气面罩吸入40%~50%氧气(6~12L/min)可有效缓解呼吸急促和心动过速。有条件者应用便携式高压(Ganow)气囊治疗。
易地治疗:氧疗无效时,应立即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大多数病例降低到海拔3000m以下地区两天后即可恢复。
药物治疗:不能及时转运的患者,舌下含化或口服硝苯地平(10mg,4小时1次)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氧合作用减轻症状。出现快速房颤时,应用洋地黄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或西洛他唑)。通常经上述治疗后,24~48小时内恢复。
3 高原脑水肿
治疗基本与急性高原反应和高原肺水肿相同。早期识别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易地治疗:如果出现共济失调,立即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海拔至少要下降600m以上。
氧疗:应用通气面罩吸人40%~50%氧气(2~4L/min)。不能转送者应行便携式高压气囊治疗。
药物治疗:地塞米松8mg,静脉注射,继之4mg,每6小时一次。同时静脉给予甘露醇溶液和呋塞米(40~80mg)降低颅内高压。在最初24小时,尿量应保持在900ml以上。
保持气道通畅:昏迷患者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内插管。因该病患者常存在呼吸性碱中毒,故不宜过度通气。
4 慢性高原病
易地治疗:在可能情况下,应转送到海平面地区居住。
氧疗: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能缓解症状。
药物:乙酰唑胺(125mg,2次/天)或醋酸甲羟孕酮(20mg,3次/天),能改善氧饱和度。
静脉放血:静脉放血可作为临时治疗措施。
诊断
高原病的诊断依据:
进入海拔较高或高原地区后发病;
其症状与海拔高度、攀登速度及有无适应明显相关;
除外类似高原病表现的相关疾病;
氧疗或易地治疗明显有效。
鉴别
此外,不同临床类型高原病应与相关疾病鉴别:
急性高原反应:
应与晕车和急性胃肠炎等鉴别。
高原肺水肿:
应与肺炎、高原支气管炎、肺栓塞或梗死或气胸鉴别。如果出现肺水肿或ARDS,应与心源性或其他非心源性肺水肿(如药物或神经源肺水肿)鉴别。
高原脑水肿:
应与代谢或中毒脑病、脑血管意外和颅脑创伤鉴别。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主要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鉴别,后者常见于中老年人,脾大明显,除红细胞增多外尚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对氧疗和易地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