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
疾病名称
化学烧伤
常见名称
英文名称
Chemical Burns
定义
化学烧伤(chemical burn)的特点是有些化学物质在接触人体后,除立即损伤外,还可继续侵入或被吸收,导致进行性局部损害或全身性中毒。
诊治
化学烧伤的处理原则,同一般烧伤。应迅速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采取有效解毒措施,防止中毒,进行全面体检和化学检测。


早期处理:脱离现场,终止化学物质对机体的继续损害,积极处理创面应立即脱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服,并立即迅速地用大量清水冲洗。其目的是稀释和机械冲洗,将化学物质从创面黏膜上冲洗干净。冲洗时可能产生一定热量,但由于持续冲洗,可使热量逐步消散。冲洗用水要多,时间要够长。一般清水(自来水、井水和河水等)均可使用。冲洗持续时间一般要求在2h以上,尤其在碱烧伤时,冲洗时间过短很难奏效。如果同时有火焰烧伤,冲洗尚有冷疗的作用。有些化学致伤物质并不溶于水,但冲洗的机械作用可将其自创面清除干净。

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鼻、耳、口腔内的清洗。特别是眼,应首先冲洗,动作要轻柔,如有条件可用等渗盐水冲洗。如发现眼睑痉挛、流泪、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损伤及前房混浊等,应立即用等渗盐水或蒸馏水冲洗,持续时间在0.5h以上。如为碱烧伤,再用3%硼酸液冲洗,酸烧伤,则再用2%碳酸氢钠液冲洗。而后用2%荧光素染色检查角膜损伤情况,轻者呈黄绿色,重者呈瓷白色。为防止虹膜睫状体炎,可滴入1%阿托品扩瞳,3~4次/d。用0.25%氯霉素、1%庆大霉霉素或1%多粘菌素滴眼,以及涂0.5%金霉素眼眼膏等,以预防继发感染。还可用醋酸可的可的可的松眼膏以减轻眼部炎症反应。局部不必用眼罩或纱布包扎,但应用单层油纱布覆盖,以保护裸露的角膜,防止干燥所致损害。

石灰烧伤时,在清洗前应将石灰去除,以免遇水后石灰生热,加深创面损害。

有些化学物质则要按其理化特性分别处理(表1)。大量流动水的持续冲洗比单纯用中和剂拮抗的效果更好。用中和剂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min即可。中和处理后仍须再用清水冲洗,以避免因为中和反应产热而给机体带来进一步的损伤。



化学烧伤早期补液与热力烧伤基本相同。化学烧伤创面处理也与热力烧伤基本相同,应优先处理眼烧伤。早期对深二度至三度创面进行切、削痂植皮是首选的方法,包括急诊切、削痂植皮。
防治中毒:有些化学物质可引起全身中毒,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诊断有化学中毒可能时,应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和病理损害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解毒剂或拮抗剂治疗(表1,2)。有些毒物迄今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在发生中毒时,应使毒物尽快排出体外,以减少其危害。一般可静脉补液及给予利尿剂,以加速排尿。苯胺或硝基苯中毒所引起的严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除给氧外,可酌情输注适量新鲜全血,以改善缺氧状态。除上述治疗外,还要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尤其是肺、心、脑和肾的功能,防止多脏器衰竭。


其他处理:口服腐蚀性酸可引起上消化道烧伤、喉部水肿及呼吸困难。治疗时要避免洗胃,不服用催吐剂、碳酸氢钠等以防产气,造成胃肠道穿孔。可口服牛奶、蛋清、豆浆或氢氧化化铝凝胶等,再给予服用橄榄油或液状石蜡。静脉或口服皮质激素,以减轻水肿和过度纤维化,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

强酸烧伤肿胀较轻,创面渗液很少,休克期输液量应相应减少。伤后第1个24h胶体和电解质溶液补给量一般可按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1ml计算。

强酸严重烧伤后,可被皮肤或呼吸道黏膜吸收,引起动脉血pH下降,出现严重酸中毒,因此必须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及时应用碱性药物。
常见的化学烧伤治疗特点

酸烧伤:酸烧伤的种类甚多。能造成烧伤的酸主要是强酸如硫酸、硝酸和盐酸等无机酸,其他尚有三氯醋酸、苯酚(石炭酸)、铬酸、氯磺酸和氢氟酸等。在酸烧伤中,现重点介绍强酸烧伤和氢氟酸烧伤。

强酸烧伤:强酸一般指在工业和实验室中常用的三酸,即硫酸、盐酸和硝酸。高浓度酸能使皮肤角质层蛋白质凝固坏死,呈界限明显的皮肤烧伤,并可引起局部凝固性坏死。各种不同的酸烧伤,其皮肤产生的颜色变化也不同。

A.硫酸烧伤:硫酸烧伤后立即用水冲洗是极为重要的急救措施,冲洗要用流动水持续冲洗1h以上。一般不需用中和剂,必要时可用5%碳酸氢钠、氢氧化化化镁或肥皂水处理创面。中和后,仍应用大量清水冲洗,以去除剩余的中和溶液和冲洗过程中中和反应产生的热量及中和反应后的产物。创面处理同一般烧伤。由于酸烧伤后形成的痂皮完整,宜采用暴露疗法。由于酸烧伤后迅速形成一层薄膜,创面干燥,痂下很少有感染,自然脱痂时间长,有时可达1个月以上,脱痂后创面愈合较慢。如确定为三度烧伤,应争取早期切痂植皮。

B.硝酸烧伤:硝酸烧伤的急救和治疗措施与硫酸烧伤基本相同。

C.盐酸烧伤:盐酸烧伤的急救和治疗措施与硫酸烧伤基本相同。
氢氟酸烧伤:由于氢氟酸烧伤有其特点和潜在危险性,必须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急救治疗,对伤情的发展要有充分的估计。近50年来,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用某些阳离子如Ca2+、Mg2+或季胺类物质来结合F-,或是将这些阳离子的制剂注射到深部组织,或是局部应用以通过其扩散作用与F-结合。

A.早期治疗:烧伤后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或手套,并应用大量流动水彻底冲洗烧伤创面,至少1h,也有人主张冲洗1~3h的。冲洗完毕即以弱碱中和,常用的弱碱溶液为3%氢氧化化钙、5%碳酸氢钠,也可用磷酸缓冲液浸泡或湿敷或可用碱性肥皂抹患处。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蚀性的二氟化铵(氟化氢铵)。由于该酸具有较强的穿透组织的能力,所以冲洗效果往往是不甚满意的,如有水疱则予以清除。若指(趾)甲下有浸润,必须拔除指(趾)甲。可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也可不用麻醉。麻醉后疼痛缓解并不等于F-失活,要警惕掩盖病情。

B.钙剂的外用:局部外用碳酸钙凝胶,即用10片10g碳酸钙片(含碳酸钙648mg)研成细末,再将这些粉末与20ml水溶液润滑剂(K-Y凝胶)混合制成凝胶。将该凝胶直接涂于创面,4~8h更换1次。也可用氯化钙60g、硫酸镁35g、5%碳酸氢钠250ml、等渗盐水250ml、庆大霉霉素8万U、1%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配制而成。进行创面湿敷,1~2次/d,持续3天。也可用等的量氧化化镁和硫酸镁糊剂包敷创面,使残存的F-与镁结合成为不溶解的镁盐。

C.钙剂的局部注射:有的作者应用25%硫酸镁进行烧伤部位的注射取得成功,但考虑到氟化镁是一种十分难溶的化合物,因此改用10%葡萄糖酸酸酸钙局部注射,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实践均提示其效果是满意的。由于疼痛解除是治疗有效的标志,所以注射时禁用局麻药。

D.钙剂的动脉注射:自1982年提出钙剂经动脉注射治疗以来,已广为临床所采用。可选用直接供应烧伤部位的血流较大的动脉血管进行药物注射。注射疗法从理论到临床均提示有良好效果,但也有其缺点,如增加局部感染和组织坏死机会,用量过大还有导致高钙血症的危险。因此,必须在专科病房监护下进行。

E.Ca2+直流电导入:通过直流电的作用,促进Ca2+从创面进入体内,从而起到结合F-、减轻损伤的作用。

F.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蛋白水解酶及其辅酶的活性,并具有抗组胺作用,从而减轻了氢氟酸的进行性破坏作用。另外,糖皮质激素可通过稳定钾与钙、胆固醇与磷脂的复杂关系,从而促进被氢氟酸破坏的细胞和组织成分的再生。糖皮质激素可配入外用药应用,对于眼烧伤或深度烧伤患者可以口服给药。

G.手术治疗:深度氢氟酸烧伤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根本性的治疗措施,对水疱、深部组织液化坏死灶均需彻底扩创,行切痂植皮术。凡累及指(趾)甲床者,需做指(趾)甲拔除术。深部烧伤病例行手术治疗后,还应该继续应用其他措施。

H.眼损伤的治疗:眼损伤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后,可继续用1%葡萄糖酸酸酸钙及可的松眼药水滴眼,并应口服倍他米松类药物,并根据情况进行眼科的专科治疗。

I.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氢氟酸浓度在40%以上时即可产生烟雾。因此接触高浓度氢氟酸的人若无安全保护措施,可能导致吸入性损伤。对于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立即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纯氧,同时尽快吸入2.5%~3.0%的葡萄糖酸酸酸钙雾化溶液。密切注意因水肿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呼吸机维持呼吸。其他治疗原则同一般吸入性损伤。

J.重症患者的救治:对重症患者除进行上述治疗外,还应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重症患者或伴有吸入性损伤者应进行重症监护,进行心电图和血钙浓度的连续监测,以积极防治低钙血症,必要时通过静脉途径补充Ca2+使血钙浓度维持在正常范围。
苯酚(石炭酸)烧伤:苯酚烧烧伤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即可彻底冲净,少量水仅能稀释或扩散有毒物质,增加危险。但结晶用苯酚清水不易清除,可在清水冲洗后用75%乙醇反复拭擦创面(因溶于乙醇),再用水冲洗干净,直至苯酚臭消失,然后以5%碳酸氢钠或饱和硫酸钠湿敷1h,再洗净。也可用甘油、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和乙醇混合液(7∶1)棉球擦去污染物至少10min以上,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口腔苯酚烧烧伤者适宜用清水或3%硼酸溶溶液漱洗。误服苯酚者可行洗胃、催吐及导泻。洗胃时在胃管中除了灌入盐水外,还可用食油、牛奶等洗胃。洗胃结束后胃内可保留60ml液状石蜡或氢氧化化铝凝胶以防残余苯酚吸收。苯酚烧烧伤后,全身治疗要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和碱性药物,严密监护心、肺功能,注意补充钾。若有苯酚蒸汽吸入,为防化学性肺炎,可静注甲泼尼龙;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者,宜行机械通气。

苯酚烧烧伤合并中毒时预防急性肾衰竭的措施:A.大补液量,并用溶质利尿剂及襻利尿剂,使伤后第1天每小时尿量保持在200ml左右;B.一旦出现少尿、血肌酐增高、尿肌酐与血肌酐的比例下降、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浆渗透压与尿渗透压之比固定于1∶1等急性肾衰竭早期初发症状时,应及早作出诊断,进行早期预防性透析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等都是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不仅能直接透出肾衰竭后体内蓄积的各种有毒物质,还能透出已吸收至体内的游离苯酚,可大大提高解毒效能。
铬酸烧伤:

A.局部治疗:局部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口鼻腔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洗。创面水疱应剪破,继用5%硫代硫酸钠液冲洗或湿敷,亦可用1%磷酸钠或硫酸钠液湿敷。铬在组织中不能排出,有人主张用5%~10%枸橼酸钠、乳酸钠或酒石酸钾(或钠)溶液湿敷,以辅助硫代硫酸钠的不足。亦有人主张用维生素C及焦亚硫酸钠各2份、酒石酸1份、葡萄糖1份和氯化铵1份制成合剂,作为表面解毒剂,以还原6价铬,它比清水冲洗更有效。也可用10%依地酸二钠钙(EDTA)溶液冲洗以减少创面铬离子的吸收。局部溃疡创面用10%维生素C溶液湿敷能促进溃疡早日愈合。维生素C可将Cr6+还原为Cr3+,再与Cr3+形成络合物,使铬失活。创面最好在长期的流动液体中冲洗,以减轻创面对铬离子的吸收。对于小面积的铬酸烧伤,应用上述各法均可奏效。三度铬烧伤伴有热烧伤时,可以早期切除焦痂。但对大面积烧伤者,效果不肯定,患者仍可因中毒而死亡。

B.中毒的防治:目前尚无特殊的全身应用的解毒剂,早期可应用甘露醇、依地酸钙钠、二巯丙醇和维生素C等,每次静滴依地酸钙钠1g,3次/d,每1g溶于5%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250~500ml中,至少要滴注1h。也可与10%硫代硫酸钠20ml交替使用(2次/d)。即每天共用依地酸二钠3g,硫代硫酸钠4g。此外,给予二巯丙醇100mg,肌注,3次/d,维生素C每天5~6g,静注,分次使用,或放在利尿合剂中注入。维生素C具有还原铬(1g维生素C能还原6价铬0.135g)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由于6价铬进入血液循环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为变性血红蛋白,红细胞亦可发生破裂,使血含氧量减少,发生缺氧和发绀。因此,除及时吸入氧气外,可输入新鲜血液。应用换血疗法亦有一定疗效。对全身中毒者,有人主张应用人工肾透析或体外循环换血,这也要在早期施行才有效。
氢氰酸及氰化物烧伤:由于氰化物毒性极大,作用又快,即使对可疑有氰化物中毒者,也必须争分夺秒,立即进行紧急治疗,以后再进行检查。

氰化物的主要解毒药为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亚硝酸异戊酯和亚硝酸钠。高铁血红蛋白与CN-的亲和力较强,结合得比较牢固。一个高铁血红蛋白的铁分子能与一分子氰结合,因此适量的高铁血红蛋白不仅能解除血中游离CN-继续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而且能加速已经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的氰重新释放出来,从而恢复酶的活性。亚硝酸异戊酯作用快捷而短促,但生成高铁血红蛋白的量较少,因此临床上用以应急。在现场及运送途中可将亚硝酸异戊酯1~2安瓿放在手帕中折断后吸入,每隔2~3min吸1次,直至开始静脉注射亚硝酸钠为止。亚硝酸异戊酯吸入,不要超过5~6支。如呼吸停止,可在人工呼吸下予以吸入。亚硝酸钠溶液静脉注射的量是30%亚硝酸钠10~20ml(按6~12ml/kg计算),以每分钟2~3ml的速度静脉注射。随即用同一针头、以同样的速度在原静脉内注入25%硫代硫酸钠50ml。必要时可在1h后重复上次注射的半量或全量。上述两药不能静脉注射过速,否则将引起血压降低。硫代硫酸钠的作用是与CN-结合成硫氰酸盐(SCN-)之后随尿排出。

氰化物烧伤的创面可先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用5%硫化铵溶液湿敷,并在全身支持疗法及解毒的同时,将黏有氰化物的创面行切痂植皮术。
草酸烧伤:治疗方法为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局部及静脉内使用葡萄糖酸酸酸钙。如草酸烧伤面积较大后未及时处理,草酸与钙结合可造成低钙血症。
碱烧伤:常见致伤的碱性药物有苛性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和氨水等。

强碱烧伤: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是碱性物质中对皮肤损害最大的碱类,称为苛性碱。苛性碱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苛性碱烧伤后应立即以大量流动水冲洗,要求冲洗至创面无滑腻感,石蕊试纸接触冲洗后的皮肤转为紫色(pH 4.5~8)才可认为冲洗满意。冲洗时间一般要求长达1h以上,冲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冲洗后可用5%醋酸、3%硼酸、5%氯化铵或氯化锌、10%枸橼酸中和,中和后还须进一步冲洗。创面冲洗干净后,最好采用暴露疗法,以便观察创面的变化。深度烧伤应早期切痂植皮才能避免创面进行性加深。全身治疗同一般烧伤,但碱烧伤后,创面进行性加深,损伤组织容积大,早期肿胀较明显,失液量大,应注意早期不要易因输液量不足而导致休克。误服苛性碱后不应洗胃或催吐,因两者均有使食管与胃穿孔的危险。可用小量橄榄油、5%醋酸或食用醋、柠檬汁口服。如并发胃穿孔,需立即手术。
生石灰烧伤:治疗时,首先应将创面上残留的生石灰刷除干净,然后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创面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烧伤。后续的治疗与一般烧伤相同。
氨水烧烧伤:对氨水头面部损伤或有吸入病史者,入院时必须仔细检查口腔、鼻腔及咽喉部有无黏膜烧伤。如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或有进行性呼吸困难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早期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天后主要通过气管切开口冲洗呼吸道,及时吸引脱落的坏死黏膜及假膜。假膜脱落大约在伤后2~7天内。在此期间,患者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三凹体征加重,听诊发现肺内某一部分有干、湿啰音或呼吸音消失,应立即进行气管内吸引并可配合变换体位、拍背及气管内冲洗、引流等措施,以帮助脱落的气管坏死黏膜及假膜吸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20mg有助于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及减少分泌物,对某些极轻度呼吸道氨水烧烧伤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可能避免气管切开。

氨水呼吸道烧伤后可遗留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大泡甚至肺脓肿,患者往往有低热、咳嗽、脓痰等,应以胸片确诊,早做处理。

氨水烧烧伤往往同时有眼烧伤,应立即用2%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以防止角膜溃疡形成。

氨水烧烧伤创面处理与一般烧伤同。
磷烧伤:由于磷及其化合物可从创面或黏膜吸收,引起全身中毒,故不论磷烧伤的面积大小,都应十分重视。

现场抢救:应立即扑灭火焰,脱去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及其周围的正常皮肤。冲洗水量应够大。若仅用少量清水冲洗,不仅不能使磷及其化合物冲掉,反而使之向四周溢散,扩大烧伤面积。在现场缺水的情况下,应用浸透的湿布(甚至可以用尿)包扎或掩覆创面,以隔绝磷与空气接触,防止其继续燃烧。转送途中切勿让创面暴露于空气中,以免复燃。磷燃烧爆炸时,往往同时有其他燃烧弹所造成的火浪,更易助长磷的燃烧。患者应立即离开火区或现场,并用浸透冷水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手帕或口罩掩住口鼻,使磷的化学反应在湿口罩内进行,防止其吸收,以预防肺部并发症。口、鼻腔沾染磷时,亦可用高锰酸钾液漱口或清洗。高锰酸钾能使磷氧化,减轻其毒性。在患者转运前,创面用苏打水或清水浸透的敷料覆盖,不可暴露,并忌用油质敷料包扎。转运途中应附以磷烧伤的特殊标记,优先后送。
创面处理:清创前,将伤部浸入冷水中,持续浸浴,浸浴最好是用流动水。进一步清创可用1%~2%硫酸铜溶液清洗创面。若创面已不再发生白烟,表示硫酸铜的用量与时间已够,应停止使用。硫酸铜的作用是与表层的磷结合形成二磷化三铜颗粒,其可包裹在磷颗粒上,使磷与空气隔绝,不再燃烧,以减少对组织的继续破坏。同时,磷化铜为黑色,便于清创时识别。但对已经侵入组织中的磷及其化合物,硫酸铜并无作用。应立即将二磷化三铜颗粒从创面清除,最后必须用生理盐水把残留于创面的硫酸铜溶液冲去,否则后者被吸收后可引起铜中毒。因为硫酸铜可以从创面吸收,大量应用后可发生中毒,引起溶血,尤其是用高浓度(5%)溶液时更易发生。

近年来,有人建议用5%碳酸氢钠、3%硫酸铜和1%羟甲基纤维素的混悬液涂于创面,以防止单用硫酸铜时所致的铜中毒。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应用的外用硫酸铜混悬液配方是:4%硫酸铜溶液500ml、10%碳酸氢钠、2%羟甲基纤维素和1%月桂酰硫酸钠500ml。加入月桂酰硫酸盐可降低磷颗粒的表面张力,增加覆盖效益,羟乙基纤维素可防止铜盐沉淀在创面上,从而避免铜盐吸收中毒。在没有上述各类药物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在2%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适量洗衣粉冲洗创面。最后用清水将创面洗净。此后用镊子将黑色磷化铜颗粒逐一清除。必要时,可在暗室中检查,若有磷闪光物质,务必将其彻底清除。移除的磷颗粒应妥善处理(集中后埋入土中),不要乱扔,以免造成对工作人员和物品的损伤,甚至火灾。

磷颗粒清除后,再用大量等渗盐水或清水冲洗,清除残余的硫酸铜液和磷燃烧的化合物,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湿敷、中和磷酸,以减少其继续对深部组织的损害。

创面清洗干净后,一般应用包扎疗法,以免暴露时残余磷与空气接触燃烧。包扎的内层禁用任何油质药物,避免磷溶解在油质中被吸收。如果必须应用暴露疗法,可先用浸透5%碳酸氢钠溶液的纱布覆盖创面,24h后再暴露。

为了减少磷及磷化合物的吸收及防止其向深层破坏,对深度磷烧伤应争取早期切痂。除中小面积磷烧伤可在伤后当日切痂植皮外,大面积磷烧伤患者在休克被控制后或创造条件在休克期时即应积极争取手术。切痂时应包括已被侵入的较深层的组织,应尽量把黄磷沾染的组织和能溶解黄磷的脂肪层去掉,手术以切痂为主,并争取一期覆盖创面。以免磷继续吸收与破坏深部组织。整个肢体的磷烧伤,在切除焦痂时应作深层组织检查。若皮下组织或肌肉已呈黑色,应广泛切除。为了避免磷吸收中毒,必要时可进行截肢。若磷弹烧伤,弹片滞留在软组织中时,应进行清创,并移除弹片,避免磷吸收。
全身治疗:对无机磷中毒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解毒剂,主要是促进磷的排出和保护各重要脏器的功能。有血红蛋白尿时,应及早应用甘露醇、山梨醇等溶质性利尿剂或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钠)等利尿,尽可能使尿量维持在30~50ml/h,并碱化尿液。有呼吸困难或肺水肿时,应及时作气管切开,并应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品,如静注氨茶碱、异丙肾上腺上腺上腺素雾化吸入等。吸入氧气,必要时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静注10%葡萄糖酸酸酸钙20~40ml,2~3次/d,尤其是有低钙血症、高磷血症时。磷烧伤后,即应保护肝脏,不要待黄疸出现及肝大后才采取措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并使用维生素K、葡萄糖等。急诊处理时要注意碱化尿液,以防血红蛋白尿阻塞肾小管。
特大面积黄磷烧伤,应妥善处理患者的衣服、被、物品、呕吐物及粪便等。医护人员应注意消毒隔离,否则磷的气雾(大蒜样臭味)被呼吸道黏膜吸收导致中毒。广东省韶关地区曾在抢救大面积磷烧伤患者的过程中,数名医护人员出现头晕、流涎、胸闷、呕吐的症状。患者死后2月余,其床褥尚会继续散发大蒜样臭味,也可使吸入的人出现上述磷中毒症状。
镁烧伤:镁烧伤后应早期行削除或切除创面,若侵蚀已向深部发展,必须将累及的组织全部切除,然后植皮或延期缝合。镁进入人体后可发生恶心、呕吐、寒战和高热。如有全身中毒症状,可用10%葡萄糖酸酸酸钙20~40ml静脉注射,3~4次/d。
其他化学烧伤:

沥青烧伤:

A.创面治疗:在现场,立即用冷水冲洗降温。烧伤面积较大者,在休克复苏稳定后,应及早清除创面沥青,以便阻止毒物吸收和早日诊断烧伤创面深度,利于治疗。应先以冷水或冰敷于黏着于皮肤上的沥青,使之降温,待沥青冷却后,将沥青连同烧伤表皮一同揭去。清除沥青的溶剂有橄榄油、麻油或汽油等。

B.刺激性皮炎和黏膜治疗:沥青蒸发产生少量的蒽、菲、咔唑、苯酚等。蒽、菲等为感光物质,故热的沥青烧伤,除热力损伤外,创面还有光感,光照射后疼痛增加。患者应避免日光照射,避免应用有光感的药物,如磺胺、氯丙嗪、异丙嗪等,创面上禁止用汞溴红、甲紫。眼结膜炎用生理盐水冲洗,而后用0.25%新霉素眼液或金霉素眼眼膏。

C.全身治疗:有全身中毒症状者,静注葡萄糖酸酸酸钙和大剂量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注意维护肝、肾功能。其余治疗同一般热力烧伤。
水泥烧伤:早期用水冲洗,原则同碱烧伤,清除水疱和腐皮,必要时用弱酸或柠檬酸溶液局部湿敷。若创面较深,可视情况行切痂植皮。
常见军用毒剂烧伤:

芥子气皮肤损伤:芥子气(mustard gas,sulfur mustard)的化学名称为2,2’-二氯乙基硫,为无色油状液体。工业品为黄、棕以至黑褐色液体。纯品稍有大蒜气味,工业品有较浓的大蒜气味。

A.急救:芥子气皮肤染毒应立即用装备的个人消毒手套进行消毒。如无个人消毒手套,先用吸水材料吸去皮肤表面可见液滴,用后即弃去,避免来回擦拭以防止扩大染毒范围,然后进行局部消毒。可用下列消毒剂:25%氯胺水溶液;5%二氯胺乙醇溶液;1∶5漂白粉水溶液;1∶10三合二悬液;1∶10次氯酸钙悬浮液。消毒剂对局部皮肤有一定刺激,消毒10min后,应用清水冲洗局部。如无上述消毒剂时,可用肥皂、洗衣粉类或草木灰等弱碱溶液洗涤,再用清水冲洗。大面积皮肤染毒局部处理不彻底时,应进行全身洗消。

B.治疗:对芥子气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抗毒药物。临床处理以对症和综合治疗为主。芥子气皮肤损伤治疗原则与一般热烧伤或接触性皮炎相似,按损伤阶段进行相应治疗。疗前脱去染毒服装,必要时进行局部补充消毒,除去毛发和污物。如染毒面积较大,应洗澡更衣。如皮肤染毒面积达1%以上,化验见白细胞数轻、中度减少,在治疗皮肤中毒的同时,要虑全身吸收中毒的治疗,应用二琉基类药物。

局部处理基本与普通烧伤相同。但局部创面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的药物。保护创面避免受压和机械性摩擦。小水疱可尽量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消毒后行低位穿刺排液。若疱皮保留有困难或疱液凝固无法抽出时可将疱皮清除。勿使水疱液外溢,因为含有毒剂的水疱液流至正常皮肤后,可再次引起皮肤损伤。

如确定创面已为三度创面,应行早期切痂植皮手术。这样可以缩短疗程,减少因创面引起的剧痛。
路易氏剂皮肤损伤:路易氏剂中毒的特效抗毒药物有二巯基类化合物。皮肤染毒立即用5%二巯丙醇油膏涂于染毒部位。如发生红斑,仍可应用,二巯丙醇油膏既是消毒剂又是治疗药。如已用过个人装备的消毒剂或氯胺溶液,应先洗去,然后再用此油膏,也可用5%碘酒涂搽染毒部位(以碘的颜色不消退为度),5~10min后用乙醇洗去剩余的碘。路易氏剂皮肤损伤时,应注意防止吸收中毒,需及早给予二巯丙醇等抗毒剂。抗毒治疗的适应证有:A.毒剂损伤面积1%左右,染毒后15min没有进行消毒的。B.路易氏剂液滴染毒的面积占体表面5%以上,并且有立即引起的皮肤损伤(灰白色皮肤)或30min内染毒区出现红斑的。C.出现咳嗽伴有呼吸困难,咳泡沫痰以及其他肺水肿症状的。二巯基类抗毒剂的使用方法如表3所示。路易氏剂皮肤损伤的处理与芥子气基本相同。


化学性眼烧伤治疗:

去除病因:

A.脱离接触致病物。

B.冲洗:眼部化学烧伤后,必须争取时间,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盐水,分开眼睑,充分冲洗结膜囊,至少持续10min。注意冲洗液自流压力不要过大,冲洗要及时、有效。如未合并颜面严重污染或烧伤,亦可采取浸洗,即将眼浸入水盆中,频频瞬目,效果也好。

C.中和溶液的应用:酸性物质烧伤可用2%~3%碳酸氢钠溶液。碱性物质烧伤则以2%~3%硼酸溶溶液、0.5%~1%乙酸、1%乳酸、2%枸橼酸或3%氯化铵等弱酸性溶液中和,或结膜下缓冲液注射。理论上这些为理想方法,但实际应用却成效甚少,一般不作为主要措施,仍以清洁水即时、彻底冲洗为主。

D.去除残留化学物质:在急救时,应立即去除残留化学物质,尤其要仔细检查结膜穹隆部。如石灰等留下的小颗粒,可用粘有眼膏的棉签粘取之,待裸眼观察无异物时,再用0.37%依地酸二钠(EDTA-2Na)溶液冲洗或滴眼。磷烧伤时先用0.5%硫酸铜溶液洗眼后,再拭除黑色的磷化铜颗粒。

E.球结膜放射状剪开和前房刺开术:一般用于严重碱烧伤。目的在于消退球结膜水肿,改善局部循环,冲去渗入结膜下的化学物质以及坏死组织,使房水更新,减少化学物质对眼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防止虹膜后粘连:扩瞳处理。
睑球粘连的防治:结膜囊用玻璃棒分离,2~3次/d。黏膜移植,适用于较重的结膜烧伤,而巩膜尚未坏死的病例,可作自身球结膜或口唇黏膜移植,借以去除残留在结膜中的化学物质,改善角膜周围血管网的血液供应,预防睑球粘连。
自血疗法:从患者自身静脉抽取1.5ml新鲜血液,立即注入角膜缘的球结膜下0.5~1ml即可。隔天或每3天施行1次,7次为1疗程。可刺激机体增强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加速创面愈合。
防治感染:应用抗生素滴眼剂,如氯霉素、庆大霉霉素眼药水等,每天滴眼3~4次。防止感染,保护创面。必要时可考虑全身抗感染治疗。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化学烧伤后第1周及第4~5周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安全的,第2~3周为危险期。碱烧伤后第1周内,口服泼尼松30mg/d,能有效地减轻组织的急性损害,减少炎性渗出和因渗出物堵塞或机化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的机会。合并应激性溃疡时忌用。
维生素C:10%维生素C注射剂结膜下注射0.5~1ml或50~100mg,1次/d。口服剂量为每次0.3g,3~4次/d,可促使结缔组织形成,减少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发生率,对组织愈合起一定的作用。
肝素:烧伤后早期结膜下注射肝素,1次/d,每次375单位(稀释至0.3ml),对溶解角膜缘血栓,疏通和恢复血液循环,降低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效果。
其他药物治疗:如枸橼酸钠(柠檬酸钠)、胶原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以及血管扩张药物如妥拉唑啉(妥拉苏林)等。
手术:严重眼睑畸形者可施行成型术。
诊断

及时了解化学致伤剂的种类和浓度:这是应注意及时准确了解的重要情况,常是一般临床医师容易忽视的问题。伤员入院后病历不能简单填写酸烧伤或碱烧伤等。在早期创面处理时,要向伤员、同事或岗位技术人员详细询问化学致伤剂的种类、浓度、特性,做到准确无误。化学烧伤早期创面深浅度的判断较为困难,只有掌握致伤剂浓度,对创面的处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如浓硫酸烧伤,浓度高的硫酸可向组织下继续渗透造成损害,96h后才会停止。而30%硫酸烧伤多为二度创面。又如氢氟酸烧伤,10%氢氟酸即可造成皮肤损伤,20%氢氟酸可造成较为严重的皮肤烧伤,甚至会入侵深部组织,损伤骨质,而浓度在50%以上的氢氟酸烧伤由于氟离子浓度大,即便烧伤面积很小,也会在短时间内引起致命性低钙血症。
及时了解化学致伤剂的温度:化工设备中输料管道的跑、冒、滴、漏是造成化学烧伤的最主要原因,绝大多数设备在运行时温度很高,多为化学热液,高温可使皮肤损伤,同时高温也能够大大提高化学物质的致伤活力。如果致伤的热液温度在50℃以上,即在热力烧伤的基础上合并化学腐蚀性的损害,临床可称之为高温化学烧伤。这种烧伤创面一般较深,多属深二度以上的严重烧伤。
应了解致伤的多成分化学热液的内容:因反应器、聚合釜及反应罐等设备的跑、冒、滴、漏事故,以及不慎跌入或踏入高温废水排料池(槽)所造成的化学热液烧伤,诊断上会有一定难度。前者为多种反应物料的混合或化合物,包括原料、半成品、催化剂和成品等。后者则为多成分的各种反应废料。此类化学物质的致伤能力差异很大,而且无规律性。必须针对每一次化学致伤料液的成分做具体分析。应抓住主要矛盾,迅速查明在多种致伤剂中对人体毒性最大、数量最多的化学物质,针对性采取措施。最早应先测出料液的pH值,尤其要注意危及生命的吸入性中毒因素,及时进行解毒治疗。
中毒的诊断标准:化学烧伤合并中毒的临床诊断并不非常困难,但要形成统一的标准则较为困难。现介绍两种化学烧伤合并中毒的诊断标准供参考。

参照全国烧伤会议分级标准和职业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提出化学烧伤合并中毒的诊断分级标准为:

轻度化学烧伤中毒:化学烧伤总面积在5%以下一~二度烧伤,急性中毒符合致烧伤化学物质急性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轻度中毒(化学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周围炎等)。
中度化学烧伤中毒:化学烧伤总面积5%~20%二度烧伤,急性中毒符合致烧伤化学物质急性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轻度或中度中毒(除支气管炎外,可出现化学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局限性肺水肿)。
重度化学烧伤中毒:化学烧伤总面积大于20%二度或三度以上烧伤,或具有腐蚀性化学物质致皮肤出现持续性损害,急性中毒符合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中度或重度中毒(化学性肺泡性肺水肿及多脏器损害)。
参照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及职业性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试将眼化学烧伤合并急性中毒进行诊断分级如下:

眼化学烧伤一度:角膜上皮损伤。急性中毒符合致烧伤化学物质急性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轻度中毒,皮肤烧伤面积<5%且为一度。
眼化学烧伤二度:角膜模糊,但虹膜清晰可见,角膜缘缺血不少于1/3。急性中毒符合致烧伤化学物急性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轻、中度中毒,皮肤烧伤面积<10%且为一和二度。
眼化学烧伤三度:角膜水肿累及深层,虹膜依稀可见,角膜缘缺血1/3~1/2或四度,角膜全层混浊,角膜缘缺血>1/2。急性中毒符合致烧伤化学物急性中毒诊断分级标准中的中、重度中毒,皮肤烧伤面积>10%,多为二度和三度。

以上两种诊断分级标准仅限于化学烧伤和眼化学烧伤合并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尚不够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化学烧伤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损伤,仅就接触毒性气体而言化学烧伤合并化学气体中毒时,有时接触到刺激性气体,有时会接触到窒息性气体,有时接触到混合性毒性气体(窒息性、刺激性气体同时存在),情况比较复杂。又如有些患者化学烧伤面积不大,但中毒症状足以致命,如面积大于5%的氢氟酸烧伤。还有些毒物主要经创面吸收而不是呼吸道,如磷烧伤、苯酚烧烧伤等。如何将上述类型烧伤合并中毒制定出较为全面的诊断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医加医疗器械| 膏药生产厂家|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02000535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