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西医常见病简介诊断治疗鉴别
念珠菌病
定义
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念珠菌属,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该病原菌既可侵犯皮肤和黏膜,又能累及内脏。通常按照受累部位分类,最常见的两种综合征为黏膜皮肤念珠菌病(例如口咽念珠菌病或鹅口疮,食管炎和阴道炎)和侵袭性或深部器官念珠菌病(例如念珠菌血症,慢性播散性或肝脾念珠菌病,心内膜炎等)。在大多数患者中,念珠菌病为机会感染性疾病。
诊治
治疗原则为去除促发因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应加强支持疗法。
外用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皮肤黏膜浅部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可外用1%甲紫溶液或制霉菌素溶液(10万U/ml),也可用1%~3%克霉唑液含漱;皮肤间擦疹和念珠菌性龟头炎可外用抗真菌溶液或霜剂;阴道念珠菌病根据病情选用制霉荫素、克霉唑或咪康唑栓剂。
内用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大面积和深部皮肤念珠菌病、复发性生殖器念珠菌病、甲沟炎及甲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龟头炎可用氟康唑150mg单剂口服,或50mg/d,疗程3天,或口服伊曲康唑200mg/d,疗程1周;甲念珠菌病、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需根据病情用药2~3个月或更长;肠道念珠菌病首选制霉菌素口服;呼吸道及其他脏器念珠菌病可静滴氟康唑200~400mg/d,也可用两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用有协同作用。
诊断
念珠菌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而诊断应根据相应临床特点并结合真菌学检查。
鉴于念珠菌是人体常驻菌,所以来自皮肤、黏膜、痰、粪的标本培养阳性或镜检只见到少数孢子时,只能说明有念珠菌存在,不能诊断为念珠菌病,只有镜检看到大量出芽孢子、假菌丝或菌丝,才说明该菌处于敛病状态。若血液、密闭部位的体腔液、深部组织标本培养出念珠菌则可确诊为深部感染。通过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可作出菌种鉴定,必要时做病理检查,发现真菌侵入组织可作出诊断。
鉴别
念珠菌性间擦疹应与湿疹进行鉴别;念珠菌性尿布疹应与尿布皮炎、红痱进行鉴别;念珠菌性甲沟炎应与细菌性甲沟炎进行鉴别;念珠菌性肉芽肿及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应与暗色真菌引起的增生性皮损进行鉴别;慢性增生性口腔念珠菌病应与口腔扁平苔藓及黏膜白斑进行鉴别;念珠菌性阴道炎应与细菌性、滴虫性阴道炎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