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欣综合征
疾病名称
库欣综合征
常见名称
柯兴综合征
cushing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症
柯兴氏综合征
库欣综合症
库兴氏综合征
库兴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Cushing 病
英文名称
Cushing Syndrome
定义
皮质醇症是指凡由于体内皮质醇过多而产生的临床症候群。1932年cushing收集文献中的10例病例,结合自己观察的2例,对其临床特点作了系统描述,因此过去称此病症为“库欣综合征”,把由于垂体分泌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而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称为“库欣病”。伊森科(HueHKo)在1925年曾提出此病症在垂体和间脑有病变的观点,故亦称之为“伊森科库欣综合征”。现在可以肯定这一类病症的直接原因都是皮质醇过多,故不论其原因如何,均称之为“皮质醇增多症”,简称“皮质醇症”。
诊治

手术疗法

垂体肿瘤摘除:适用于由垂体肿瘤所致的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尤其伴有视神经受压症状的病例更为适宜。但手术常不能彻底切除肿瘤,并可影响垂体其他的内分泌功能。如手术切除不彻底或不能切除者,可做垂体放射治疗。如出现垂体功能不足者应补充必要量的激素。由垂体微腺瘤引起的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可通过鼻腔经蝶骨借助于显微外科技术做选择性垂体微腺瘤切除。手术创伤小,不影响垂体功能,而且属病因治疗,故效果好。此法已被广泛采用。如微腺瘤切除不彻底,则术后病情不缓解;如微腺瘤为下丘脑依赖性的,术后可能会复发。
肾上腺皮质肿瘤摘除:适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及肾上腺皮质腺癌。如能明确定位,可经患侧第11肋间切口进行。如不能明确定位,则需要经腹部或背部切口探查双侧肾上腺。肾上腺皮质腺瘤摘除术较简单,但肾上腺皮质腺癌者常不能达到根治。由于肿瘤以外的正常肾上腺呈萎缩状态,故术前、术后均应补充皮质激素。术后尚可肌注ACTH20r/d,共2周,以促进萎缩的皮质功能恢复。术后激素的维持需要达3个月以上,然后再逐步减量至停服。
双侧肾上腺摘除:适用于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病例。其方法有:

双侧肾上腺全切除:优点是控制病情迅速,并可避免复发;缺点是术后要终生补充皮质激素(表1-1),术后易发生Nelson症(垂体肿瘤+色素沉着)。
一侧肾上腺全切除,另一侧肾上腺次全切除:由于右侧肾上腺紧贴下腔静脉,如有残留肾上腺增生复发,再次手术十分困难,故—般做右侧肾上腺全切除。左侧残留肾上腺应占全部肾上腺重量的5%左右。残留过多,则复发率局。残留过少或残留肾上腺组织血供损伤,则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Nelson症。故术中应注意勿损伤其血供。由于肾上腺血供是呈梳状通向其边缘,故残留的组织应是边缘的一小片组织。有的作者采用一侧肾上腺全切除加垂体放疗,但常无效或有复发。

在做肾上腺手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切口的选择。
补充皮质激素,皮质醇症患者体内皮质醇分泌处于一高水平,术后皮质醇水平骤降易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所致的危象。其临床表现为休克、心率快、呼吸急促、发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高热、昏迷甚至死亡。故于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应补充皮质激素以预防。一旦危象发生,应快速静脉补充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对症处理。情绪波动、感染以及某些手术并发症可诱发危象发生,并有时会混淆诊断(如气胸、出血等),应予注意避免发生。


非手术疗法

垂体放射治疗:有20%病例可获持久疗效,但大多数病例疗效差且易复发,故_般不作首选。垂体放疗前必须确定肾上腺无肿瘤。
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不肯定。主要适用于无法切除的肾上腺皮质腺癌病例。常用药物有:
二氯二苯二氯乙烷:可使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和束状带细胞坏死。适用于已转移和无法根治的功能性或无功能性的皮质癌。但有严重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并可导致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治疗剂量4〜12g/d,从小剂量开始渐增到维持量,并根据患者忍受力和皮质功能情况调节。
甲吡酮:是11β-羟化酶抑制剂。可抑制11-去氧皮质醇转化为皮质醇、11-去氧皮质酮转化为皮质酮,从而使皮质醇合成减少。副作用小,主要为消化道反应。但作用暂时,只能起缓解症状的作用。一旦皮质醇分泌减少刺激ACTH的分泌,可克服其阻断作用。
氨基导眠能:可抑制胆固醇合成孕烯醇酮。轻型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服1〜1.5g/d,严重者1.5〜2g/d可控制症状。但需要密切随访皮质激素水平,必要时应补充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以免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现象。
赛庚啶:是血清素的竞争剂,而血清素可兴奋丘脑-垂体轴而释放ACTH故赛庚啶可抑制垂体分泌ACTH。适用于双侧肾上腺增生病例的治疗。剂量由8mg/d逐渐增加到24mg/d。在双侧肾上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后皮质功能不足的情况下,一方面补充皮质激素,一方面服用赛庚啶能减少垂体瘤的发生机会。其他尚报道溴隐亭、腈环氧雄烷等药物亦有一定疗效。
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有典型症状体征者,从外观即可作出诊断,但早期的以及不典型病例,特征性症状不明显或未被重视,而以某一系统症状就医者易于漏诊。
各型Cushing综合征共有的糖皮质激素分泌异常:皮质醇分泌增多,失去昼夜分泌节律,且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

尿17-羟皮质类固醇(简称17-羟)在55μnol/24h以上,尤其是在70μmol/24h以上时,诊断意义更大。
尿游离皮质醇多在304nmol/24h以上[正常成人尿排泄量为130~304nmol/24h,均值为(207±44)nmol/24h)],因其能反映血中游离皮质醇水平,且少受其他色素干扰,诊断价值优于尿17-羟。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每6小时口服地塞米松0.5mg,或每8小时服0.75mg,连服2天,第二天尿17-羟不能被抑制到对照值的50%以下,或游离皮质醇不能抑制在55nmol/24h以下;也可作一次口服地塞米松法:测第1日血浆皮质醇作为对照值,当天午夜口服地塞米松1mg,次日晨血浆皮质醇不受明显抑制,不低于对照值的50%。
血浆皮质醇正常成人早晨8时均值为(276±66)nmol/L(范围165~441nmol/L);下午4时均值为(129.6±52.4)nmol/L(范围55~248nmol/L);夜12时均值为(96.5±33.1)nmol/I,(范围55~138nmol/L)。患者血皮质醇浓度早晨高于正常,晚上不明显低于清晨(表示正常的昼夜节律消失)。
病因诊断

甚为重要,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不同,需熟悉掌握上述各型的临床特点,配合影像学检查,血、尿皮质醇增高程度,血ACTH水平(增高或仍处于正常范围提示为ACTH依赖型,如明显降低则为非ACTH依赖型)及动态试验结果往往可作出正确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最困难者为垂体性Cushing病和异位ACTH综合征中缓慢发展型的鉴别;需时时警惕异位ACTH综合征的可能性,患者血ACTH,血、尿皮质醇增高较为明显,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抑制作用较差。胸部病变占异位ACTH综合征的60%左右,常规摄X线胸片,必要时做胸部CT薄层(5mm)检查,如仍未发现病变做腹部影像学检查。
鉴别

肥胖症患者可有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月经少或闭经,腹部可有条纹(大多数为白色,有时可为淡红色,但较细)。尿游离皮质醇不高,血皮质醇昼夜节律保持正常。
酗酒兼有肝损害者可出现假性Cushing综合征,包括临床症状,血、尿皮质醇分泌增高,不能被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在戒酒一周后,生化异常即消失。
抑郁症患者尿游离皮质醇、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可增高,也不能被地塞米松正常地抑制,但无Cushing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