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西医常见病简介诊断治疗鉴别
猪囊尾蚴病
定义
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又称囊虫病,是猪带绦虫幼虫(即囊尾蚴,cysticerci)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人因吞食猪带绦虫卵而被感染。患囊尾蚴病的猪肉被称为“米肉”或“豆肉”。囊尾蚴可侵入人体皮下组织、肌肉、脑、眼、心脏等部位,其临床症状常因寄生部位及感染程度不同而异,其中以脑囊尾蚴病最为严重。
诊治
病原治疗
囊尾蚴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用药治疗前需除外眼囊尾蚴病,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明确脑内囊尾蚴的数量、部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由于在进行药物杀虫治疗的过程中会引起剧烈的过敏、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即使对没有脑囊尾蚴病症状的皮肤、肌肉囊尾蚴病患者,也不能绝对排除脑组织中囊尾蚴的存在,因此,对囊尾蚴病患者应作头颅(可或MRI检查,病人必须住院在严密监测下进行杀虫治疗。目前治疗的药物主要有阿苯达唑和吡喹酮。
阿苯达唑(albendazole):本药对皮下组织和肌肉、脑囊尾蚴病均有良好疗效,目前已成为治疗重型脑囊尾蚴病的首选药物。剂量按每天15~20mg/kg,分2次口服,疗程10天,每隔2~3周重复1个疗程,一般需服2~3个疗程。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低热,少数有视力障碍、癫痫等,个别患者反应较重,可发生脑疝或过敏性休克。上述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服药后2~7天,持续2~3天,也有少数患者在第1疗程结束后7~10天才出现反应。第2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且减轻。
吡喹酮(praziquantel):本药可穿过囊尾蚴的囊壁,有强烈杀囊尾蚴作用,疗效较阿苯达唑强而迅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根据不同类型囊尾蚴病而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皮下-肌肉型总剂量为120mg/kg,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3~5日为一疗程。治疗脑型总剂量为200mg/kg,每天量分3次口服,连用10日为一疗程。但此药不良反应迎太大是其缺点,因其杀虫作用迅速,虫体死亡后,囊结周围的炎症反应和水肿明显加重,出现原有症状加剧,颅内压明显增高,甚至个别病例治疗后因发生脑疝而死亡。对脑组织中囊尾蚴数量较多、病程较短的病例,病原治疗时更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脑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颅内压的增高,在给药前应先测颅压,必要时先给降颅内压的药物,有人主张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精神异常等。少数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和期外收缩,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偶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
对症治疗
对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加用地塞米松5~10mg,连用3天后再行病原治疗,药物治疗期间应常规使用地塞米松和降颅内压药物,必要时应行颅脑开窗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降低颅内压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可用0.1%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儿童酌减,同时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对癫痫发作频繁者,可酌量使用地西泮、异戊巴比妥钠及苯妥英钠等药物。
手术治疗
脑囊尾蚴病患者颅内压过高(超过400mmH2O)或有脑室通道梗阻时,药物治疗前应行颅脑开窗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眼囊尾蚴病患者应予手术摘除眼内囊尾蚴,以免虫体被药物杀死后引起全眼球炎而失明。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发生部位表浅且数量不多时,也可采用手术摘除。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应询问患者是否来自流行区,有否进食生的或未熟透猪肉史,既往有无肠绦虫病史,曾否在粪便中发现带状节片等。
临床表现
皮下组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及眼囊尾蚴病较易诊断。脑囊尾蚴病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表现及其他神经精神系统症状者,特别是有在流行区逗留和生活史者应考虑本病。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通过皮下结节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即可确诊。用眼底镜、裂隙灯或B超检查可以发现眼囊尾蚴病。头颅CT或MRI检查及各项免疫学检查的辅助可有利于脑囊尾蚴病的确诊。
鉴别
脑囊尾蚴病应与原发性癫痫、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等相鉴别。皮下组织和肌肉囊尾蚴病应与皮脂囊肿、多发性神经纤维瘤、风湿结节、肺吸虫病皮下结节等鉴别。眼囊尾蚴病应与眼内肿瘤、眼内异物、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