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西医常见病简介诊断治疗鉴别
脱水
定义
失水是指体液丢失所造成的体液容量不足。根据水和电解质(主要是Na+)丢失的比例和性质,临床上将失水分为高渗性失水、等渗性失水和低渗性失水。
诊治
严密注意每日出入液量,监测血电解质等指标的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不适当的脱水、利尿、鼻饲高蛋白饮食等。已发生失水时,应依据失水的类型、程度和机体情况,决定补液方案。
补液总量
应包括已丢失液体量及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两部分。
已丢失量 有四种计算方法:
依据失水程度估算:轻度失水相当于体重的2%~3%;中度失水相当于体重的4%~6%,即2400~3600ml;重度失水相当于体重的7%~14%,更重者可达15%以上。
依据原体重量估算:30~40ml/kg。
依据血钠浓度计算:有三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高渗性失水。
丢失量=正常体液总量-现有体液总量。正常体液总量=原体重×0.6,现有体液总量=正常血清钠÷实测血清钠×正常体液总量。
丢失量=(实测血清钠-正常血清钠)×现体重×O.6÷正常血清钠。
丢失量=现体重×K×(实测血清钠-正常血清钠)。公式中的系数K在男性为4,在女性为3。
依据血细胞比容:适用于估计低渗性失水的失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补液量(ml)=×体重(kg)×200
正常血细胞比容:男性=0.48,女性=0.42
继续丢失量
指就诊后发生的继续丢失量,包括生理需要量(约1500ml/d)及继续发生的病理丢失量(如大量出汗、肺呼出、呕吐等)。
以上的公式计算只能大概反映机体的失水量。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补液种类
高渗、等渗和低渗性失水均有失钠和失水,仅程度不一,均需要补钠和补水。一般来说,高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1/3,等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1/2,低渗性失水补液中含钠液体约占2/3。
高渗性失水
补水为主,补钠为辅。经口、鼻饲者可直接补充水分,经静脉者可补充5%葡萄糖液、5%葡萄糖氯化钠液或0.9%氯化钠液。适当补钾及碱性液。
等渗性失水
补充等渗溶液为主,首选0.9%氯化钠液,但长期使用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因为正常细胞外液的钠、氯比值是7:5,0.9%氯化钠液1000ml+5%葡萄糖液500ml+5%碳酸氢钠液100ml的配方更符合生理需要。
低渗性失水
补充高渗液为主。宜将上述配方中的5%葡萄糖液500ml换成10%葡萄糖液250ml,必要时可再补充适量的3%~5%氯化钠液。补液量可按氯化钠1g含Na+17mmol折算,但补充高渗液不能过快,一般以血钠每小时升高0.5mmol/L为宜。补钠量可参照下述公式计算:①补钠量=(125mmol/L-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②补钠量=(142mmol/L-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0.6×体重(kg)表示机体的体液总量,0.2×体重(kg)表示细胞外液量。一般先补给补钠量的1/3~1/2,复查生化指标后再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补液方法
补液途径
尽量口服或鼻饲,不足部分或中、重度失水者需经静脉补充。
补液速度
宜先快后慢。重症者开始4~8小时内补充液体总量的1/3~1/2,其余在24~28小时补完。具体的补液速度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心、肺、肾功能和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
密切监测体重、血压、脉搏、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
急需大量快速补液时,宜采用鼻饲法补液,经静脉补充时宜监测中心静脉压(<120mmH20为宜);
宜在尿量>30ml/h后补钾,一般浓度为3g/L,当尿量>500ml/d时,日补钾量可达10~12g;
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诊断
根据病史(钠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多尿、大量出汗等)可推测失水的类型和程度。如高热、尿崩症应多考虑高渗性失水;呕吐、腹泻应多考虑低渗性或等渗性失水;昏迷、血压下降等提示为重度失水,但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