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西医常见病简介诊断治疗鉴别
登革热
定义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
诊治
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至完全退热。重型病例应加强护理,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对症治疗
高热时先用物理降温,慎用止痛退热药物,以防在G6-PD缺乏患者中诱发急性血管内溶血。高热不退及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5mg,每日3次。
出汗多,呕吐或腹泻者,应及时口服补液,非必要时不滥用静脉补液,以避免诱发脑水肿。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卡巴克络(安络血)、酚磺乙胺(止血敏)、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一般止血药物;出血量大时,可输新鲜全血或血小板;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冰盐水或去甲肾上腺素,静脉给予奥美拉唑。
脑型病例应及早使用20%甘露醇250~500ml静脉注入脱水,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器。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
在登革热流行区,夏秋雨季,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
临床特征
起病急、高热、全身疼痛、明显乏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减少,发病第2日开始下降,第4~5天降至最低点,可低至2×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约半数病例有轻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脑型病例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稍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
血清学检查
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度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滴度超过1:1280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用IgM抗体捕捉ELISA(IgM antibody capture 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有助登革热的早期诊断。
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患者血清接种于乳鼠脑内或C6/36细胞系可分离病毒。以C6/3 6细胞系常用,其分离阳性率约20%~65%。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急性期血清,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定,技术要求较高。
鉴别
本病应与流行性惑冒、麻疹、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相鉴别。
1.流行性感冒
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炎的症状较明显,皮疹少见。
2.麻疹
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畏光,以及咽痛,全身乏力常见。在病程的第2~3天,90%以上患者的口腔出现科氏斑。皮疹为斑丘疹,首先见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
3.猩红热
急性咽喉炎较明显,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并可有脓性分泌物,颌下及颈淋巴结肿大、触痛。发热24小时后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及全身。皮疹为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退色,伴有痒感。面部充血而口鼻周围充血不明显,形成口周苍白圈。
4.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休克、少尿、高血容量综合征。血清中可检出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IgG、IgM抗体。
5.钩端螺旋体病
病前有疫水接触史。体检时腓肠肌压痛较明显。血清中可检出抗钩端螺旋体的IgG、IgM抗体。
6.恙虫病
可于肿大、压痛的淋巴结附近发现特征性焦痂或溃疡。血清变形杆菌凝集试验(外-斐反应)检查,OXK凝集抗体效价达1:160或以上有诊断意义。血液接种于小鼠腹腔,经饲养7~10天后可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7.伤寒
肥达反应(伤寒杆菌血清凝集反应)中“O”抗体效价可在1:80以上,“H”抗体效价可在1:160以上。血液和骨髓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