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影像特征确诊ESS:ESS曾被认为是少见疾病,但是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临床上诊断ESS的病例越来越多。下列情况提示ESS可能:
1. 顽固性头痛、头晕或视力障碍;
2. 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尤其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而无其他疾病或中枢性尿崩症;
3. 慢性颅内高压。根据病史及临床症状可拟诊为ESS,但确诊有赖于影像检查。
X线平片与CT:可能正常或不同程度扩大,前后床突翘起或鞍背变薄吸收,但不能鉴别ESS与其他疾病造成的蝶鞍扩大。X线平片或体层摄影对诊断ESS有帮助,但敏感性不如MRI和CT。CT可显示在扩大的垂体窝内萎缩变扁的垂体和低密度的脑脊液,但颅底骨骼伪影使ESS的诊断受限,冠状位薄层增强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MRI:
具有组织分辨力高及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点,对ESS的诊断具有极高的准确性,矢状面、冠状面扫描可清晰显示鞍区解剖结构及信号变化:
蝶鞍增大或正常,鞍底下陷;
鞍内充满脑脊液信号,与鞍上池蛛网膜下隙相通;
垂体对称性受压变扁,高度<4mm,紧贴于鞍底,垂体上缘凹陷,矢状面呈新月形,冠状面垂体柄延长,上连视交叉,下接贴于鞍底的薄纸样垂体,状如“锚”样;
平扫及增强扫描垂体内信号无异常,也可仅见蝶鞍内均匀一致的长T1、长T2水样脑脊液信号填充,而看不见垂体信号(完全性ESS);
垂体柄延长直达鞍底,居中或后移(图3-12-16);
空蝶鞍综合征
视神经上抬,垂体与视神经的距离延长。
一般MRI平扫即可对ESS作出明确诊断,扫描以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为首选,T1WI可极好地显示垂体形态与鞍区解剖以及视神经和垂体柄位置;T2WI可观察垂体及鞍内信号变化。怀疑合并垂体微腺瘤时应做增强扫描。MRI不仅可以准确诊断ESS,而且可以判断其对垂体及视神经的压迫程度,在证实鞍内是否填充脑脊液方面MRI比CT更确切,对鉴别ESS和其他垂体病变具有明显优势。因此,MRI是目前诊断ESS的最可靠手段。
核素扫描:伴脑脊液鼻漏时可行99mTc-DTPA(technetium-99m 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 acetic acid)或铟-111- DTPA(111In-DTPA)放射性核素脑池造影检查,并注意排除自发性脑脊液漏(spontaneous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s)或颅内肿瘤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