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例数
116例
性别例数
男66例,女50例
治疗组例数
116例
对照组例数
年龄区间
(15-84)岁
平均年龄
中位年龄60.54岁
疾病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并发症
药品通用名称
利妥昔单抗
药品商品名称
药品英文名称
Rituximab
剂型
规格
批准文号
生产厂家
分类
化学药品
用药目的
治疗
用法用量
所有初治患者行R-CHOP/CHOP样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375mg?m-2。第2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750mg?m-2,阿霉素(ADM)50mg?m-2,或吡喃阿霉素(THP)35mg?m-2,或表阿霉素(EPI)75mg?m-2,静脉滴注长春新碱(VCR)1.4mg?m-2(单次最大剂量2mg)。第2~6天,口服泼尼松(PDN)100mg。每三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8个疗程。复发难治性患者采用R-ICE(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R-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DHAP(利妥昔单抗+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等。22例患者在接受R-CHOP样化疗后再接受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每2~3月为一个疗程,18例为2个疗程,4例为8个疗程。1例患者在挽救方案获得缓解后,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AHSCT/HDT)治疗。17例患者化疗后给予40~45Gy常规分隔放疗,包括治疗后大病灶及残留病灶的放疗9例;进展期和急症放疗5例;因心肺功能不足,不能继续化疗的1例;脑浸润病灶放射治疗2例。
联合用药
CHOP/CHOP样方案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1999年的Cheson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即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完全缓解不能确定(CRu),即残存淋巴结肿块最大径>1.5cm,但与治疗前比较SPD(两个最大肿块直径之和)已缩小>75%,或治疗前融合的淋巴结在治疗后若变为多个淋巴结,则治疗后多个淋巴结的SPD与治疗前融合肿块相比应缩小>75%,以及不确定的骨髓侵犯;部分缓解(PR),即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稳定(SD),即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进展(PD),即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以第二疗程结束后始作疗效评价。
治疗效果及临床指征比较
116例患者全部进行疗效评价,总体客观有效率为75%(87/116),CR+CRu为34例(29.31%),PR为53例(45.69%),SD为12例(10.34%),PD为17例(14.66%)。其中1例患者在挽救方案获得缓解后,接受自体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轻度肝损伤,首次输注反应2例。中位随访52.3(3.2~86.5)月,6例死于肿瘤进展,2例死于骨髓抑制后合并重度感染。中位生存期60.54月(3.2~86.5),其中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63%、52%,无病生存期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52%、47%。在影响疗效相关因素分析中,IPI评分Ann、Arbor分期和LDH水平为影响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
本研究报道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低,发生率为42.24%,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肝损伤9.48%,消化道反应14.66%,皮疹2.59%,I度心脏毒性1.72%,神经系统毒性1.72%,中低发热1.72%,口腔溃疡0.86%,脱发0.86%,间质性肺炎(IP)0.86%。以上症状,经对症处理大多可以缓解,缓解率达98.27%,仅2例合并肺部重度感染死亡。
信息来源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5)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