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合理用药数据库 / 合理用药数据库
制剂
片剂:0.1g; 0.2g ;胶囊剂: 0.3g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断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达到作用。
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与食物同服吸收减慢,但吸收量不减少。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9% 。服药后血浆 Tmax1. 2~2.1 小时。用药 200mg 时, Cmax 为 22~27 μ g/ml; 用量 400mg 时,为 23~45 μ g/ml; 用量 600 吨时,为 43~57 μ g/ml 。半衰期 1. 8~2 小时。本品在肝内代谢, 60%~90% 经肾由尿排出, 100% 于 24 小时内排出,其中 1% 为原型物,
一部分随粪便排出。
适应症
(1) 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痛风。
(2) 轻至中度的疼痛如痛经。
(3) 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
口服 : 抗风湿,每次 200~400mg ,每日 3 次。轻至中度的疼痛,每次 200~400mg , 4~6 小时一次。成人一日最大量不超过 2.4g 。儿童口服 : 每次 5~10mg/kg ,每日 3 次。
不良反应
偶见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胃肠道溃疡及出血、转氨酶升高等。
相互作用
1. 饮酒就与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同用时,能增加胃肠道的副作用,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 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血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合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3. 与抗高血压药合用,影响降压效果。
注意事项
1. 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及血管水肿患者禁用。
2. 心、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出血性疾病,有消化道溃疡史患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
3. 对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简体类抗炎药有过敏者,本品有交叉过敏反应。
4. 长期用药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象。
疗效评价
本品消炎、镇痛、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保泰松相似,比对乙酰氨基酚好。对血象及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胃肠道剌激小,体内无药物蓄积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