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合理用药数据库 / 合理用药数据库
药理作用
本品为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 消旋 -3- 正丁基苯酞 ) ,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和恢复。, 动物 ( 大鼠 ) 药效学研究提示,对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本药可阻断其多个病理缓解,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为:①重构缺血区微循环。本品能促进梗死灶内及灶周微血管增多,恢复缺血区软脑膜微动脉管径,增加软脑膜微动脉血流速度,明显缩小局部脑缺血的梗死面积。②保护线粒体功能。本品能显著提高神经细胞线粒体 ATP 复合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 Ⅳ 的活性,提高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神经细胞凋亡。③恢复缺血区脑能量代谢。本品能增加脑内 ATP 、 Pcr 的含量,降低乳酸含量,改善脑细胞能量平衡。此外,本品还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花生四烯酸含量,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化氮 (NO) 和前列腺环素 (PGI2 ) 的浓度,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活性。
药动学
健康男性,单次口服 100mg 、 200mg 和 400mg ,平均达峰时间分别为 0.88 小时、 1. 25 小时和 1. 25 小时;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为 (78.7 ± 115. 8) ng/ml 、 (204. 7 ± 149.0) ng/ml 和 (726.6 ± 578.7)ng/mg ;平均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 ( 93.2 ± 114. 0) (ng • h) /ml 、 (323.8 ± 201. 0) (ng • h) /ml 和, (1 314.2 ± 865.7) (ng • h) /ml; 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 (12.46 ± 2.50) 小时、 (11. 84 ± 4. 09) 小时和 (7.52 ± 1. 32) 小时。人体药动学实验结果显示,食物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多次口服给药,在达到预期的稳态浓度时有轻度药物蓄积,且个体间药动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动物 ( 大鼠 ) 实验结果显示,本药在胃肠道吸收较快。药物吸收后在胃、脂肪、肠、脑等组织中含量较高。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本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61%~65% ,其主要代谢产物为侧链羟基化代谢物 ( Ⅰ ) 和内醋环开环后的氧化代谢物 ( Ⅱ ) ,药物大部分 ( 约 70%) 以代谢产物的形式排泄。大鼠经口给药后 24 小时,约 55.5% 随尿排泄,约 18. 5% 通过粪便排泄,另有极少量药物经胆汁排泄。药物在体内消除完全,不易蓄积。
用法用量
成人:常规剂量为口服给药,一次 0.2g ,一日 3~4 次, 10~12 日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少数可见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偶见恶心、腹部不适、精神症状(轻度幻觉),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在 Ⅱ 、 Ⅲ 期临床研究中, 376 例使用本品的患者中,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有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11. 7%)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7.98%) 、轻度幻觉 (0.26%) 、消化道不适 (1.1%) 。
相互作用
1.药物 - 药物相互作用
本药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尿激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蛇毒血凝酶、东菱精纯抗栓酶联用,未见明显不良影响。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尚缺乏研究资料。
2.药物 - 食物相互作用
食物可减少本品吸收,延迟达峰时间,降低血药浓度峰值。
注意事项
1.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 ; 对芹菜过敏者 ( 芹菜中所含的左旋芹菜甲素与本药的化学结构相同 ) ;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 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 ; 有幻觉的精神症状者。
3. 药物对妊娠的影响本品用于妊娠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动物生殖毒性试验中,正常给药剂量时未见明显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但高剂量时出现摄水量明显增加,妊娠期延长,少数动物出现无乳汁分泌等。
4. 药物对哺乳的影响本品用于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5. 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当检查或监测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肾功能。
6. 本品宜餐前服用,以利吸收。
7. 因本品尚未进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故不推荐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
8. 根据现有临床用药研究,本药宜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