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合理用药数据库 / 合理用药数据库
制剂
片剂:100mg。胶囊剂:100mg;200mg;300mg。
药理作用
为氯非诺贝特,是第 3 代苯氧乙酸类调血脂药,是目前国外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为贝丁酯类调脂药,其药效较强,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清除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其调脂机制为:①抑制 HMG-CoA 还原酶,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②增加肝细胞膜上 LDL 受体的数量,加速 LDL 由血液中转移到肝细胞内,从而促进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并改善葡萄糖耐量; ③ 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 VLDL 的分解,由此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④通过抑制胆固醇的酯化、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和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等作用,可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品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调脂药物。
药动学
经胃肠道吸收, Tmax 为 4~7 小时, Cmax 为 18. 9~28. 7 μ g/ml , t2/1 为 4.7~26.6 小时。在肝内代谢,水解形成非诺贝特酸,为药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非诺贝特酸还可经过羰基还原,形成还原型非诺贝特酸,后者也具有药理活性。 65% 经肾脏排泄。在老年人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
适应症
本药适用于 Ⅱ a 、 Ⅱ b 、 Ⅲ、 Ⅳ及 Ⅴ 型高脂血症。长期治疗对黄色瘤 ( 胆固醇血管外沉着 ) 有不同程度的消退作用,可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 100~200mg ,每日 2 次, 3~4 个月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服后有胃肠道不适、口干、嗳气;偶见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血尿素氮暂时性升高;皮肤反应,以皮疹和荨麻疹多见,停药后迅速消失;乏力、头痛、眩晕、失眠以及性欲减退等,停药后消失。
相互作用
1. 与胆汁酸结合树脂类合用,对降低总胆固醇和 LDL 的作用,比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强,尤其在降低 VLDL-C 和甘油三酯方面更加突出。此外还可明显增加 HDL 的水平。能增加抗凝剂的作用,合用时抗凝剂剂量应减少并适时查凝血酶原时间。
2. 与烟酸类合用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注意事项
1.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疗效评价
其降甘油三酯及混合型高脂血症作用较降胆固醇作用明显。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以作为首选,尤其对他汀类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对于卒中高危患者的预防治疗,需要联合使用他汀类和贝特类调脂药时,非诺贝特的安全性优于吉非贝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