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合理用药数据库 / 合理用药数据库
药理作用
主要作用为抑制突触前膜对 5- 羟色胺再摄取。其代谢产物去甲氯咪嗪,又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游离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上升,使突触后膜受体保持足够的兴奋性,而改善抑郁症状。且比其他三环类抗抑郁剂的作用更强。
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97.6 %,一日口服 3 次,每次 25mg ,次晨氯丙咪嗪血浓为 (113 ± 51)ng / ml ,去甲氯丙咪嗪为 (184 ± 94)ng / ml 。半衰期为 17 ~ 28 小时 ( 平均为 21 小时 ) 。本品约 2 / 3 呈水溶性结合物形式在尿中排泄, 1 / 3 从粪便排出。原药及其活性代谢物在尿中排泄量少于所给剂量的 1 %。
适应症
各种抑郁症和抑郁状态,尤其是强迫性神经症。
用法用量
开始治疗时,每日 25 ~ 75mg ,分 2 ~ 3 次服用, 2 ~ 4 日后,如无明显反应,可逐渐增量,最大不超过每日 300mg 。待症状改善后,调整至维持量。一般 6 ~ 8 周为一疗程,有的病人需要维持治疗数月以上。对于某些严重抑郁症患者,开始用静脉滴注, 50 ~ 75mg /次,用 250 ~ 500ml 葡萄糖液稀释,在 2 ~ 3 小时内滴完,每日一次。最大量不超过每日 200mg ,显效后,再口服维持。
不良反应
常见副作用有出汗、口干、细微震颤、视力模糊、排尿困难和直立性低血压,偶可见皮肤过敏反应和粒细胞减少,大剂量应用时 (150 ~ 200mg / d) 可出现心律不齐、心功能紊乱、焦虑和短暂意识模糊,极少数病例可出现肝功能受损、发热或惊厥。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待症状缓解,情绪改善后即应适当减量,有利于减少副反应,突然停药会出现戒断症状。国外曾有此报道,不但出现戒断症状而且较前加重。因此必须避免突然停药。
相互作用
1 .可与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包括安定类药物以及一般安眠药联合应用,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 .具有减弱抗高血压药物 ( 如胍乙啶 ) 对肾上腺能神经的抑制作用,如果病人须同时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时,应更换不同类型的降压药。
3 .具有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可增强抗胆碱能药物的作用,因此在合并应用以上药物时,应注意相互作用。
4 .应用本品时,应避免饮酒。
疗效评价
氯丙咪嗪比标准的对照药阿米替林更有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抗抑郁作用,一般约一周内出现治疗效果,对情绪抑郁、强迫行为、消极言行、焦虑紧张、强迫观念症状效果较好。对强迫性神经症,仍为当前首选药物。晚上与苯二氮卓类药合用,小剂量可改善失眠伴焦虑病人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