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医药产品
医保药品
一键查询
中标目录
医药招标
数据中心
医学资料
医药新闻
医药展会
OTC药品
保健品
医疗器械
处方药
专科药
中医药
器械中标目录
药品批发行情
求购信息
医药下载
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药典 / 药典
1107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来源
三部
分类
三部通则
内容
非无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是基于药品的给药途径和对患者健康潜在的危害以及药品的特殊性而制订的。药品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的检验,药用原料、辅料及中药提取物的检验,新药标准制订,进口药品标准复核,考察药品质量及仲裁等,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
1.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及标示无菌的制剂和原辅料
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用于手术、严重烧伤、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
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3.非无菌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1。
续表
4.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2。
5.非无菌药用原料及辅料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3。
6.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见表4。
7.有兼用途径的制剂
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
非无菌药品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通则1105)”检查;非无菌药品的控制菌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通则1106)”检查。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标准解释如下:
10
1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
10
2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
10
3
cfu: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000;依此类推。
本限度标准所列的控制菌对于控制某些药品的微生物质量可能并不全面,因此,对于原料、辅料及某些特定的制剂,根据原辅料及其制剂的特性和用途、制剂的生产工艺等因素,可能还需检查其他具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除了本限度标准所列的控制菌外,药品中若检出其他可能具有潜在危害性的微生物,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估。
药品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其危害不同;
药品的特性:药品是否促进微生物生长,或者药品是否有足够的抑制微生物生长能力;
药品的使用方法;
用药人群:用药人群不同,如新生儿、婴幼儿及体弱者,风险可能不同;
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甾体类固醇激素等药品的情况;
存在疾病、伤残和器官损伤;等等。
当进行上述相关因素的风险评估时,评估人员应经过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评估原辅料微生物质量时,应考虑相应制剂的生产工艺、现有的检测技术及原辅料符合该标准的必要性。
最新招商产品
更多>>
网站地图
-
网站开发
-
网站简介
-
会员服务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药品招商频道
-
药品信息排行
-
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意见反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
医药研究数据
|
医药资料
|
SDA药品评审中心
|
中医网
|
中药处方系统
|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
(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
医药代理商群2:
医药代理商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