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发布日期
2008/2/26 13:29:30
关键字
循证护理精神分裂症
来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第12期
分类
临床护理交流
内容
(本文作者:河北省荣军医院护理部 张跃兰等) 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选择最佳护理措施,为病人实施取有效的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我国住院精神病人50% 左右。由于此类疾病病程迁延、易复发、致残率高,病人及家属往往对治疗失去信心。又由于病人依从性差,造成病情波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最终导致病人社会功能缺陷(受损)。因此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维持治疗是降低疾病复发率,延缓精神残疾,促进康复的有效手段。我们通过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实践中,探讨循证护理对此类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为:①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目前为缓解期或残留期;② 病程≥ 2 年,连续住院3个月以上;③ 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毕业;④ 年龄:18~60 岁;⑤ 无严重躯体疾病;⑦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30 分。 1.2 研究方法 以病区为单位,整群抽取2006 年1~8 月在我院三个病区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38 人。 1.2.1 评定工具及方法 ① 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和自制精神科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两类问卷均经有关精神科专家评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② 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及BPRS 量表,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及3 个月后各评定1 次。调查和评定由精神科临床工作8 年以上、使用量表1 年以上,并经培训合格的医师、护师完成,一致性检验Kappa 系数为0.86。治疗的同时,依据循证护理路径对患者依从性进行干预。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采用自制问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③ 依从性评定方法采用直接观察和询问相结合的方法。参照江氏标准,完全依从,指患者能主动接受治疗、按时按量服药;部分依从,指患者被动接受治疗或偶尔有拒药、藏药、拒绝检查治疗行为,说服后能改正;不依从,指经常拒药或藏药及拒绝检查治疗,说服后不能改正,需强制下进行。 1.2.2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7.5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差值t 检验或u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 1.2.3 临床实践 对照组病例采用精神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依据循证护理路径:① 发现并确定护理工作中存在三方面的常见问题:一是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及对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二是大部分患者对依从性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三是护士对患者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② 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围绕上述问题应用计算机网络查询相关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文献,根据提出的问题确定检索的关键词及到资料室查阅杂志和教科书,找出相关资料,了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研究进展:以改善护患关系,医、护、患及其家属共同参与依从性干预,健康教育和行为训练为主要内容。③ 将收集到的证据结合患者特点和临床实际,整理归纳出指导实践的方法:对查阅的所有相关文献进行评价,如研究质量、实用性等。通过评价获得最佳研究实证,根据影响患者依从性因素、以往的护理经验、结合患者个体需求,与患者共同制定可行的有效的护理计划及措施。护理措施除实施经验护理外,注重与实证提供的措施相实践。如参与医疗干预,与医生探讨用药的合理性,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又方便于服药,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2 结果 共有196 例符合纳入标准。查随机数字表按奇偶数分为试验组(n=100) 和对照组(n=96)。未执行分配隐藏。试验组患者中,已婚42 例(42%),未婚49 例(49%),离异9 例(9%);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按效价折算相当于氯丙嗪剂量350~450 mg/d。对照组患者中,已婚43 例(44.79%)、未婚45 例(46.88%)、离异8 例(8.33%);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按效价折算相当于氯丙嗪剂量300~400 mg/d。两组年龄、病程、用药、BPRS 总分经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χ2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1 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 结果见表1。表1 显示两组入组时BPRS 总分及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实施循证护理3 个月后,试验组BPRS 总分及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及敌对性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2.2 两组患者NOSIE-30评分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显示,运用循证护理,3 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等积极因素的提高和精神病症状、激惹、退缩、抑郁等消极因素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2.3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定比较 结果见表3。表3 显示,入组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循证护理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试验组入组时与入组3 个月后比较,患者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医嘱、护嘱、指导的服从或遵守,充分的依从应该是指病人完全服从医嘱用药及护理,并产生与药物有关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及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其依从性显著低于躯体疾病患者,因此,造成该病的高复发率、精神衰退快、社会功能易受损等后果。循证护理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知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表1 显示:由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坚持服药,配合治疗护理,故多数精神症状有明显改善(P 0.05),同时思维障碍也有所改善(P=0.15)。表3 显示: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依从性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依从性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5),对照组前后也有所改善(P 0.25),但不及试验组明显。由于患者依从性的改善,复发率降低,试验 组患者中1 年复发11 例,复发率为11%,与相关报道复发率20%比较,降低9%;对照组患者中1 年复发18 例,复发率为18.8%。由于依从性的改善,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精神症状的改善,对精神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表2 显示,试验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等积极因素的提高和精神病症状、激惹、退缩、抑郁等消极因素的改善均较显著(P 0.001)。循证护理加强了医、护、患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密切了医护合作,发挥了家属的作用,患者满意率由2005 年的92.86% 上升到2006 年的98%,从而有利于患者依从性的改善,与有关报道相一致。循证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为患者提供了最有效的,最合理的,易于患者接受的护理措施,全年未发生严重护理差错事故,无医疗纠纷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干预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最理想的护理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精神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此项研究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完善,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理念尚待提高和转变。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