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文作者:深圳市东湖医院肺科 林奕等) 肺结核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症状复杂多变,病程及治疗时间长,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影响 及精神负担,影响着结核病的发展及转归。因此,我们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评估与分析,并探讨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障碍的效 应。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4年6月—2006年6月住院肺结核患者,选例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结核病诊断标准;(2)排除 既往有精神病史和痴呆、失语、耳聋、意识障碍等影响表达的患者;(3)排除4周内可出院或要求出院者。符合选例标准者共252例,以等距抽样法 按5∶4抽取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17~72岁,平均(41·35±13·23)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50例,初中62例,初中及以下88例。按住院号 的单双号分成观察组(A组)101例,对照组(B组)99例,经χ*2检验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 0·05,如表1所示 。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及系统的健康教育。 二、评价方法 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0例肺结核患者入院当天进行测试。填表前专人统一指导,患者独立 或在指导下填写调查问卷。4周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次评分。SDS和SAS分别有20题,按焦虑/抑郁症状程度分为4个等级,分别记为1~4 分,由受试者自评。分析指标为总分,但必须经过转换。20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粗分,粗分×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 三、护理干预方法 干预组的病人由临床护理专家提供系统的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教育。护理干预的程序遵循评估—计划—实施—适时评价—修订、改进。 1.心理干预内容:根据心理学特点及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实施针对性护理: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保护病人的隐私;调整病人的社会角色,缓解 病人的心理社会应激;调节好病人的情绪,使其做到自我节制;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帮助病人增强适应应对能力;处理病人的心身反应;为患者争取 社会支持和亲属配合。 2.心理干预的方法:按Peplau护患关系的理论,护士选择性地使用沟通、理解、同情、支持、安抚、激励等技巧,与患者建立人际互动情境, 用自己的行为帮助患者确定问题所在,协助患者人格朝向成熟的方向发展,学会运用一些原则及方法来处理人际困境。如护士以热情亲切、诚恳 的态度与患者接触,用文雅的举止、熟练的操作取得其信任,向他们宣传有关医学知识,使其对结核病有了初步的认识,解除顾虑。通过交谈,让病 人了解自己的病情,结合合理用药和疾病的转归情况,使其心理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调动病人的社会关系,解除其内心的郁结,让患者思想放松, 身心调整到最佳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健康教育的方法: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首先评估患者的基本条件因素、自理力量,并以自行设计的《肺结核患者自理知识问卷》评估其 治疗性自理需求来确定患者的自理缺陷,从而确定健康教育目标;继之设计辅助教育系统的框架,选择适当的方法,明确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具体措 施(包括时间、地点、环境条件、所需用物、护士水平要求等)。最后,实施教育计划,通过观察和评价,根据患者的自理需求和自理能力来调整计 划,使患者逐渐提高自理能力。采用量化教育与随机教育结合,由责任护士通过书面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个别咨询、小组讨论等方式,按知识灌输 、行为训练、双向交流进行,出院后通过电话、信件给予追踪随访。 4.健康教育内容:(1)结核病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和随地吐痰等,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或尘埃 播散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2)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表现有咳嗽、咳痰、程度不同的咯血,部分病人有胸痛。 (3)检查项目及意义:①痰液结核菌检查是诊断制定正确治疗方案主要依据之一。初诊病人送3个不同时段痰标本进行检验:即时痰为就诊时咳出 的痰液;清晨痰为清晨深咳出的痰液;夜间痰为就诊前1d晚睡前咳出的痰液。痰液标本以脓样、干酪样或脓性黏液样性质的痰液为合格标本,痰量 应为3~5ml。②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是为观察抗结核药不良反应。③治疗期间定期查痰、胸部X线可了解病人的病情,判断治疗效果。(4) 消毒隔离措施:不随地吐痰,不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痰要吐在纸内焚烧或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接触痰液后用流动水清洗双手;手巾、脸盆、 碗筷、便盆等个人生活用品要与家人分开使用;被褥、衣服、所看的书籍要勤放于太阳下暴晒;住室要常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5)治疗中注意 的问题:①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做到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如果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则造成复治、难治、甚至导致慢性排菌(耐 药),而丧失痊愈的机会。耐多种药物结核菌的蔓延危害极大,患病病死率较高,治疗费用也要比一般结核病高10倍甚至几十倍。②利福平应空腹 给药,避免食物阻碍药物吸收。③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利福平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黄疸、转氨酶一过性升高,链霉素可出现耳聋 及过敏反应。对氨基水杨酸钠可有胃肠道刺激。异烟肼有周围神经炎。乙氨丁醇可有球后视神经炎。如有食欲差、恶心、呕吐、肝区不适、黄 疸、手足麻木、视力下降、辨色力降低、皮肤瘙痒及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告诉医生。(6)生活指导:预防感冒,禁烟酒、避免各种刺激性气体的吸 入。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咯血期间,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强或过热的饮食,合并肺心病的 病人低盐饮食。结核性脑膜炎病人减少不良刺激。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肺结核病情趋向稳定时,才可适当参加轻度的体育锻炼,如慢跑、 太极拳、呼吸操等。平时应保持充足的睡眠,节制性生活。妊娠合并肺结核服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胃肠不适及妊娠反应,会使患者营养摄入受影 响,对患者疾病恢复、供应胎儿的营养物质产生负面作用,部分抗结核药物对胎儿的成长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或致畸作用,育龄妇女患病要采取措施 避孕。(7)家属的健康教育: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都可以治愈或稳定树立治愈结核病的信心,家人要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 和照顾,督促其按时、规律、全程服药,完成疗程,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传染。 四、统计方法 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 果 一、干预前被试SAS、SDS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二者与全国正常人(常模)[2-3]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 0· 001)。 二、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SDS、SAS评分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定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01).三、干预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布见表3、4
参考国内常模,以≥50为标准,按轻度(50~59),中度(60~69),重度(≥70)3级评定。由表3、4可见,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后2组SDS、SAS评分分布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四、追踪调查化疗情况 经护理干预后,追踪观察组能坚持全程规则治疗有98人,占97·0%,而对照组能坚持全程规则治疗54人,占5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即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讨 论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特别是上班族患者担心家人、朋友、社会歧视,影响前途、工作甚至人际交往。结核病疗程长、易复发、经济窘迫、服药种类多、剂量大,常有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住院肺结核病人多为急、危、重肺结核病和耐多药等的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合并症、药物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导致结核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敏感多疑、紧张、恐惧、害羞、自卑、自责、甚至绝望心理。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其发生、发展与转归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机体免疫功能。而负性情绪可妨碍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调节,加速病情发展。本研究显示,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危机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护理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体维持、促进和恢复自理能力,肺结核病人病程长,对知识的需求、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质上个体差异明显。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沟通技巧,以满足病人需求,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教育,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从正面诱导病人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本文显示,经4周主动护理干预,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病人化疗依从性显著提高。建议住院病人均应进行积极护理、心理干预从而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