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 于丽等) 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均需在重症监护室带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尤其是重症患者,可能要长期保持气管插管状态,从而导致患者的沟通障碍,无法与医护人员交流,身心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我们对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采用以哑语为主要表达形式的非语言交流,及时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11月于本科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1000 例,男680例、女320例,年龄(30.0±12.7)岁。使用呼吸机6~96(8.7±6.8)h。 1.2 护理方法 1.2.1 交流方法:①聘请专职教师对在心外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为期1周的沟通理论及沟通方式的培训,针对心脏手术后患者由于气管插管不能使用言语交流的特点,借鉴哑语重点训练不同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所表达的身心需求。培训结束后由专职教师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②患者的术前训练。对有理解能力的患者于术前3d开始培训,主要讲解与医护人员用目光、面部表情、手势交流的方式及其含意,以不使医护人员产生歧义为培训合格的标准;详细告知手术后气管插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对没有能力理解的低龄患儿,护士则深入病区和患儿家属一起观察其日常行为,总结出他们表达自己需求时的动作、行为以及哭声,并获得患儿及家属认可后作为其交流的方式。 1.2.2 评价方法:①于患者拔管后,采用访谈法调查患者插管期间非语言交流满足其需求的程度,分为完全没有满足、少部分满足、基本满足、大部分满足及完全满足5级评分,分别赋1~5分。②于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后采用上法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不满意、少部分满意、基本满意、大部分满意及非常满意5级评分,分别赋1~5分。上述2项评分 3分为满足和满意。对数据采用统计描述。 2 结果 患者插管期间需求满足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插管期间患者需求满足度评分 3分者994例,满足率99.4%;评分≤3分的6例中3例术前漏训,3例未能完全掌握交流要领。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 3分者973例,满意率97.3 %;评分≤3分的27例中家属认为没有达到预期值15例,对重症监护室的环境和氛围感到害怕而认为护理工作有缺陷7例,沟通交流不畅5例。 3 讨论 非语言沟通是指以沟通为目的的非语言行为(肢体语言),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关研究表明,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沟通”,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词+38%声音+55%肢体语言。非语言沟通在人类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其一个重要特性是不确定性,即非语言行为有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解释。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所以非语言沟通常常被工作繁忙的护理人员所忽视。但言语功能暂时丧失的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非语言交流成为他们与他人沟通的最主要方式。因而,笔者设计了以哑语手势为主体的非语言交流来表达患者的日常需求,减少了歧义,使患者的身心需求得到了及时的满足。本文结果显示,经过有目的的培训,患者的身心满足率达到99.4%;不满足的部分,有50.0%是因为深层次的需要表达方式没有经过有效训练所致。提示在术前的训练中,除了要注意患者日常需求的表达外,对带管时间较长的患者,还要进一步训练患者掌握表达自己深层次需求的方式方法。不满足的部分还有33.3%是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产生了歧义所致,因此有必要延长训练时间,使患者掌握培训的所有沟通技术与方法,避免产生歧义。 有效沟通可提高患者满意度:11个月的连续调查显示,患者满意率达到97.3%。只有患者满意了,困扰护理人员和医院管理者的护患纠纷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本文结果也提示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教育应客观、真实,避免患者家属产生过高的期望,如果期望值与现状之间差距过大,就会产生不满意而导致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因此,有效沟通的目的就是消除这些隐患,以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本研究表明,应用沟通理论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运用哑语对心脏手术后语言交流暂时困难的患者进行指导和训练,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与担心,增强其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护患沟通更密切、融洽,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开展各项护理活动,保证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但其培训时间、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