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日期
2010/4/21 9:17:51
关键字
2型糖尿病
来源
《护理学报》2010年第2A期
分类
护理新技术
内容
(本文作者:安徽医科大学 刘安诺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模式转变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列为新一代健康指标,它代表了所有健康干预的最终目标。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不再是单纯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还需要护理人员指导和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躯体及心理问题。本研究旨在了解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糖尿病患者在医院、社区及家庭中生活质量的护理提供依据。 1 对象 2009年3—6月,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43例, 纳入标准:诊断按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年龄≥30岁,无其他内分泌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史,与他人沟通无障碍,志愿参加研究。 2 方法 2.1 调查方式 于患者入院后2~3d完成调查,调查员为护理学院学生。调查表由患者自评,文化程度低的由调查员面对面逐条询问填写。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93.5%。 2.2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居住方式、收入、付费方式、糖尿病病程、治疗情况、生活习惯等23项。(2)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iabetes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DSQL):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4个维度27个条目。每条目按程度采用5级评分,4个维度的得分相加即为DSQL量表的得分,分值越高,质量越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 稳定性系数0.84。(3)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由20个项目组成,按各症状出现的频度采用4级评分,各项得分相加得总粗分,总粗分×1.25=标准分,以标准分≥50分为抑郁诊断标准,50~59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及以上为重度抑郁。 2.3 统计学处理 利用Epideta 3.0将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检验水准α=0.05,采用双侧检验假设。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243例患者,男130例,女113例,年龄30~83(57.87±13.61)岁。汉族238例,少数民族5例。小学或文盲94例,初中、高中或中专102例,大专以上47例。已婚218例,未婚、离异或丧偶25例。农民69例,工人66例,干部51例,其他57例。在职86例,离退休93例,下岗无业64例。月收入500元以下45例,500~1000元75例,1001~3000元92例,3000元以上31例。自费52例,半公费93例,公费50例,其他48例。 3.2 生活质量 把各维度的分值除以该维度的条目数,得出比值再进行比较。比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本组对象生活质量各维度水平较差的依次为:心理/精神维度、生理维度、治疗维度、社会关系维度。见表1。 3.3 抑郁状况 本组糖尿病患者抑郁水平得分为(55.56±9.68)分,与国内常模SDS得分(41.88±10.5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00)。无抑郁33例,轻度抑郁135例,中度抑郁71例,重度抑郁4例,抑郁发生率86.4%。 3.4 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3.4.1 单因素分析 经检验,病程超过15年、合并并发症、60岁以上、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下岗无业、每天不参加锻炼、重度抑郁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较高。见表2。 3.4.2 多因素分析 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以生活质量作为应变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居住方式、收入、医疗费用来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生活习惯、抑郁评分等14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在α=0.05水准上入选的变量是糖尿病病程和工作状态。见表3。 4 讨论 4.1 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分析 生活质量是指人类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总的满意程度, 是适应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需要的新健康指标,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病的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对象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国内文献报道,生活质量相对较低。质量较差的维度依次为心理/精神维度、生理维度、治疗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本组对象抑郁发生率为86.4%,高于文献报道的水平。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慢性疾病,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危害重、治疗手段复杂,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等原因,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普遍受到影响。由于住院患者中小学或文盲占38.7%(94/243),农民占28.4%(69/243),首次住院占23.1%(54/243),加上患者住院时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患者对疾病认知缺乏,不同程度地影响其情绪和应对行为, 从而影响其主观感觉和生活满意度。长期服药对年龄大、下岗无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无疑加重患者的精神应激;而负性情绪会使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状态, 使一系列升糖激素升高, 或使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减弱诱发胰岛素抵抗状态, 对患者血糖控制极其不利, 从而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并发症增多、生活质量下降。 4.2 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4.2.1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患者之间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年龄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随年龄增加并发症增加且较严重, 对生理躯体方面的影响较重,躯体不适的感觉严重影响、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随年龄增加认知能力下降,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减弱, 不能及时通过提供信息支持来缓冲患者的精神压力; 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和治疗费用增加的矛盾也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患者从事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多者生活质量较高。运动一方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降低甘油三酯和体质量指数,控制肥胖,改善心、肾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可增加患者对生活的信心,消除紧张应急状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改善心理和主观感受。表2结果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关, 该指标变化影响着患者的情绪,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指血中葡萄糖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产物,即红血球的血红蛋白中糖基化部分, 其多少与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高低成正比, 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近3个月左右的糖代谢状况, 反映了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4.2.2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程、工作状态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病程长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这与病程长者并发症多且较严重,对生理躯体方面的影响较大,造成躯体不适有关;病程短的患者只是血糖难以控制,并发症相对轻,症状不明显,躯体不适感受较轻,对生活的影响程度较小。而患者通过工作建立一定的社交圈, 可减少工作及生活带来的压力,实现自我发展,使心理、生理功能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故可根据患者病情特点、治疗状况,鼓励其参与一些合适的社会活动,提升自身价值。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