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院数字图书馆 / 高血压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
内容
(本文作者:贵阳市小河300医院 王文霞)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我科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颅外引流器行颅内血肿抽吸术取得明显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6~2009年在我科住院的55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男47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6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20/90~160 mmHg,CT检查出血量30~60ml, 发病时间2h~1d。
1.2 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采用万特福科技公司研发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采用威海村松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接于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上进行血肿腔冲洗引流。
2 护理
2.1 做好术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患者对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的心理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抽血完善术前检查,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
2.2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将其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限制,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用生理盐水100ml行颅内冲洗2次, 冲洗后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 IU+生理盐水10ml,夹闭引流管0.5~1h。
2.3 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记录是否有继续出血倾向。注意引流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引流物的引流速度,如引流不畅则定期振荡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脱落,如注入尿激酶则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开放引流管,调整引流管的高度,每周更换1次性颅脑外引流器。
2.4 床头摇高30度。躁动患者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每2~3d更换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2.5 根据病情拔管。生命体征平稳、CT示血肿基本清除后,3~7d即可拔管,拔管后穿刺部位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发现有再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
2.6 环境的管理。病室温度在18~23℃,湿度在50%~60%,保持空气新鲜、安静、整洁,限制人员探视。紫外线消毒2次/日。地面、床头柜用1∶200的84消毒液擦试。
2.7 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2次/日。导尿者行会阴擦洗,生理盐水100 ml加硫酸庆大霉素8万U膀胱冲洗2次/日。定时翻身、拍背、局部按摩,温水擦浴2~3次/日。不能进食者以鼻饲流质供给营养,流质需现配现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血压突然上升引起再出血。
2.8 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肢体功能锻炼,量由少到多,由被动到主动。术后1~2周,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者,可鼓励自行翻身、站立及肢体的主动训练,活动时以不疲劳为度,让家属参与患者康复锻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孤独感,增强康复信心,避免情绪激动增加再出血的可能。
3 讨论
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一种并发症都会加重病情、提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脑出血的护理工作应得到家属的配合,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尤其是意识状态、血压、呼吸、瞳孔的突然变化往往提示病情的变化。微创血肿引流手术能有效地引流血肿,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缩短平均住院日,但该手术最大的弊端是不能有效地止血。除做好常规护理外,更要注意并指导家属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如有再出血的发生则可以赢得抢救时间和时机。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