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的护理进展
发布日期
2007/11/28 14:02:34
关键字
鼻饲法
来源
《现代护理》2007年第13期
分类
护理新技术
内容
(本文作者: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陈英霞)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为不能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对胃管的选择、胃管插入的长度、胃管的留置时间、鼻饲液的灌注方法、昏迷患者插管技术的改进、鼻饲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鼻饲液的保温和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1  胃管的选择 1. 1  橡胶胃管 由于橡胶胃管管壁厚、管腔小、有异味、弹性差、质量重、对鼻及咽部有刺激性等缺点,临床上留置胃管时基本不用。 1. 2  一次性硅胶胃管 由于硅胶胃管对病人刺激较小、便于观察胃内情况,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临床上鼻饲多采用硅胶胃管留置。 1. 3  一次性聚氨酯胃管 聚氨酯胃管细、软,配有一条金属导丝便于插管,对鼻腔刺激小,易固定;对胃黏膜刺激较小,留置时间长;价格较贵,经济条件好的病人可选择使用。 2  插入胃管的长度 2. 1  传统鼻饲法的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或前额发迹至剑突距离,成人约45~55 cm。 2. 2  张玉英和孙彩玲等认为从人体解剖看,人体食管长度约25 cm ,咽喉部长度约15~16 cm ,总长度45 cm ,胃管有3个侧孔,从顶端至第3 个侧孔的距离为10 cm ,表明胃管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 以上。 2. 3  李艳菊和韩慧文等对不同性别病人鼻饲插管长度研究认为,不同性别、身高和食管长度是不同的,按传统长度将胃管插入胃中,胃管对食管下括约肌造成压迫,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导致胃内食物反流,因此男性鼻饲管插入长度为42~43 cm ,女性为41~42 cm 为宜。 3  胃管的留置时间 3. 1  传统方法留置胃管7 d 更换1 次。 3. 2  李肖静和史云菊、廖平和郑小文等研究表明,留置硅胶胃管30 d 更换1 次或4 周更换1 次,鼻黏膜充血并不因时间延长而加重,胃管对胃黏膜的影响差别无显著性;对胃管通畅度的影响差别无显著性。和传统方法留置胃管7 d 更换1 次相比较,既可减少插管次数,减轻病人痛苦,又可减少感染机会,节省人力、物力。 4  鼻饲液的灌注方法 4. 1  传统方法 用30~50 ml 的注射器每次灌注不超过200 ml的鼻饲液,鼻饲间隔时间不少于2 h。 4. 2  王芳和张君莉对鼻饲工具改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使用鼻饲袋输注法,可以根据病情需要持续输注和间歇输注,鼻饲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可以有效预防食物反流,减少胃肠道不适,有效降低细菌感染几率,可以减轻护士劳动强度。 4. 3  自动流质鼻饲仪的应用 以仪器喂食代替手工喂食,食毕可自动停止喂食;进食速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可喂浓度较高的流食,饮食流速均匀,刺激性小。 5  昏迷病人的插管术 5. 1  传统方法 昏迷病人插管时去枕平卧,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 cm (会厌部) 时,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徐徐插入至预定长度。缺点:鼻饲管易在口腔内或咽喉部盘曲打折;对不合作的病人,鼻饲管插入咽喉部时不易让患者做吞咽动作,作为异物反而刺激咽喉部产生呛咳,造成鼻饲管继续插入受阻。 5. 2  介入导丝辅助放置胃管的方法 使用插入导丝(可选用心导管检查时使用的导丝) 的鼻胃管,插管方法同传统方法,证实胃管插入胃内后退出导丝。优点:导丝插入鼻饲管后对鼻饲管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使鼻饲管插入变的非常容易,缩短了插管时间,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5. 3  应用气管导管插胃管的方法 将气管导管经鼻插入食管,再将胃管沿气管导管插入胃内,插管成功率高,但对气管导管经鼻插入食管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麻醉师操作,可是却解决了昏迷病人鼻饲胃管插入困难的问题,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 6  鼻饲的预见性护理 6. 1  观察胃管是否移位  通过观察鼻外胃管的长度或外露的标记及早发现位置的变化。 6. 2  每次鼻饲前判断胃管是否在胃中 用回抽胃液的方法来判断。 6. 3  每次鼻饲前判断是否有胃潴留 回抽胃内容物超过200 ml 时为胃潴留,应暂停鼻饲喂养,通知医生处理;持续鼻饲者应4~8 h 监测1 次。 6. 4  防止食物反流和误吸 鼻饲时抬高病人床头30~60°角,可借重力作用防止食物反流和误吸。鼻饲后30 min内不可翻身、搬动病人。 6. 5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有腹泻、腹胀及胃出血(应激性胃溃疡) 等症状。 6. 6  鼻饲用药疗效观察 如鼻饲思密达治疗新生儿胃黏膜出血等。 7  与鼻饲相关的问题 7. 1  鼻饲液的保温 周淑莲和温力等保温自动加湿器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控制滴速和保证恒温,方便临床使用;输液增温器用于鼻饲可使鼻饲液迅速升温,使鼻饲液保持为24~35 ℃恒温,减少了临床上鼻饲液不能保温给病人造成的不良反应。 7. 2  鼻饲液的选择与配置 根据病情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供给能全力及均衡匀浆膳,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