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文作者:鞍山市双山医院神经外科 张松等) 气管切开是抢救颅脑外伤和其他疾病并发呼吸困难的最有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2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内感染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20例,女4例,年龄14~74岁,占同期颅脑损伤的6.2%。其中脑挫裂伤8例(占33.3% ) ,脑干损伤4例(占16.7% ) ,颅骨骨折并颅内岀血10 例(占41.7% ) ,脑疝2 例(占8.3% ) 。临床均表现出重度昏迷状态,呼吸频率加快(大于28次/分)或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两肺有痰鸣音、体温超过38 ℃ ,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等。
2 结果
22例分别于术后7~10 d内病情好转,以后相继拔管并治愈出院;另2例因持续性植物状态(脑死亡)仍需长期置管吸痰,结果在6~8个月内死亡,死亡率8.3%。
3 护理与体会
颅脑外伤由于病人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不能主动咳痰,易并发肺内感染、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气管切开能有效地清除气管分泌物、粘稠痰块,保持气道通畅,保证组织供氧,促进颅脑外伤的恢复。总结本组病例,作者认为预防肺内感染要注意掌握好吸痰时机。气管切开后,气道通畅,病人缺氧很快得到改善,如果出现呛咳、呼吸抑制、口唇发绀、两肺听诊有痰鸣音、心电监测显示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这表示气道内不通畅,应立即吸痰。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洗手后穿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将预先消毒好的吸痰管连接负压吸痰器,先抽吸少量生理盐水用以判定吸痰管是否通畅和负压吸引的强度后再吸痰。吸痰尽量做到一次吸净,要求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不能过长,两次吸痰之间应给病人吸氧,以防血氧过低,吸毕将无菌潮湿纱布盖好套管开口,用过的吸痰管和生理盐水一并丢弃。为防止粘稠痰块堵塞气管,可将庆大霉、α2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混匀,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法来湿润气道,同时叩打病人前胸后背,然后吸痰,效果会更好。
病人清醒后,对气管切开会感到不适应,不能发音,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抑郁,护理人员应报以同情和理解,用温馨和蔼的态度进行解释和疏导,告诉病人这是暂时的,拔管后便能恢复,切不可用手抓取气管套管,以免造成气管损伤和感染,鼓励其配合医生治疗,早日康复。保持室内空气清洁,自然通风,及时更换纤细的被褥,每日1~2次紫外线和臭氧空气消毒等对做好气管切开、预防感染的护理也都很重要。
预防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气道感染在气管切开的护理中至关重要,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是减少肺部感染的关键,保证适宜的气道湿化和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按需吸痰,是减少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做好环境消毒及基础护理工作是减少肺部感染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做好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护理,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