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院数字图书馆 / 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
(本文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 乔文达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心理健康研究已成了当前的热点课题。近年来,有关学生和教师等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报道很多,但有关医生和护士等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报道较少。医疗职业关乎于人类的生命、健康,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医护人员肩负治病救人的重任,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还将影响到我国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新医改的顺利推进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巨大的职业风险和压力下,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加强继续教育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卫生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加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大量调查研究证据提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特别是护士的心理健康更令人担忧,很多医生或护士在巨大的职业压力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徐新华等的研究显示,综合医院医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的水平,结果表明医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廖庆兰等对4 547名医护人员的研究也发现,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正常人群。许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对医护人员进行的心理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或均分高于一般人群,阳性项目数或多个因子得分高于健康人群,与常模相比,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2 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现代医学模式观点认为,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均可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自身的躯体和心理因素与外在的社会、家庭和医院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譬如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受教育程度、个性、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心理调适能力、社会转型或经济变化、家庭婚姻状况及医院的工作环境与条件等都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现代心理应激理论也强调,应激源(如生活事件、工作压力等)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另外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等因素作为中介因素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尽管已有研究提示,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职业与工作压力无疑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加之近年来医疗纠纷不断,这些给医护人员的职业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医疗行业也成为了高风险、高压力的行业。我国医疗体制尚不完善和缺医少药的现状也可能使医护人员常常满负荷或超负荷工作,医疗行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护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他们还要不断更新知识,以便跟上医学高速发展的步伐。因此,他们不但要应对繁忙的工作,还需要不断学习并获取新知识和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医护人员从事着救死扶伤、人命关天的工作,责任重大。在强大的职业压力面前,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常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工作压力使他们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焦虑不安,心情烦躁,很多人还表现出职业倦怠、抑郁等问题。
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还经常轮班,日、夜倒班频繁,作息不规律,这些会影响他们的睡眠和日常生活,也会影响医护人员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此外,他们要面对紧张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比如医患、护患关系紧张,医护等同事或上、下级关系的不协调,这些均可能导致他们过于敏感或敌对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医护人员长期冒着风险、顶着压力,高强度应激刺激持续作用于医护人员,可能产生非常大的精神压力,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医护人员,如果调节不当,心理和生理功能失衡就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心理问题也就容易出现。更为严重者可能出现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乃至更为严重的精神疾患,有些恶性医疗事故的发生可能也与职业因素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
除职业和工作因素外,心理健康可能还与医护人员的个性、心理调适功能、认知评价、应对方式、情商、自我效能、适应能力、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度等因素有关,同时,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也有关。我们研究发现,有神经质倾向人格特征的护士长不利于心理健康。已有证据支持个性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个性有助于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调适功能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合理的认知评价有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维护非常有益。而情商和自我效能欠佳、适应能力不强,社会支持少和工作满意度下降,则不利于心身健康的改善。另外,重视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解决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非常有帮助,因此,继续教育中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 继续教育中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随着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及相关机构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许多医院或继续教育相关机构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还有些举办了研讨会或其它活动,请专家帮助医护人员解决心理问题,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毕竟我国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比较晚,难免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事实也说明继续教育中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滞后或重视不够?目前,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完全纳入常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虽然有些比较好的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比较少,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所分配的时间和重视度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滞后。无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时长短、内容的分量,还是从教育的形式和关注度等方面来看,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否完整、系统?仔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可以发现,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部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课程深度也不够,因此,需要将心理学和心理调适技能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系统化。现有教学内容更多倾向于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概念和理论方面的知识,实用有效的内容不够多,继续教育应当更注重成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等特点,情商和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可以增加。教、学互动等不充分,医护人员主体参与不足,心理体验等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内容与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不密切,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完善?在现有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主流模式中,传统的普教模式依然清晰可见,该模式不利于成人教育,更不利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课程教学模式僵化、统一,不适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教育模式和途径单一,教学方式过于集中、单调等问题也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解决。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继续教育发展
根据现代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心理健康教育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医护人员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如果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将会制约继续医学教育的稳步推进。反之,如果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则会促进继续医学教育健康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证据提示,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非常明显,如何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心理素质是当代继续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
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关注,但纵观已有研究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还未受到应有重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仍有待改善,他们在接受继续教育的同时,也应当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要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最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同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应当落实到行动中。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继续教育体系中。加快专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第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设置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应当根据医护人员的不同专业和科室特点,结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学内容既要包括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还要包括心理调适训练等内容(特别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而不仅是举办几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点,注重实效性和参与性。
第三、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模式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传统教育的这些弊端在当前的继续医学教育中也屡见不鲜,目前许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然沿用该模式。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模式不得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现实的心理问题,促进心身健康发展,快乐生活,这也是终身教育所倡导的,而不仅是记住某些概念、理论或方法,也不仅是取得学分后万事大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创新,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