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文作者: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蔡华等) 自1997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药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来,继续教育的概念在中医药界引起广泛重视,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逐渐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重视和加强的问题,应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改进,以适应医学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需求。近年来我院通过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在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的规范管理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 健全管理体制 制定相关规章 提高管理水平
发展中医药继续教育,不仅是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有效手段。将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使其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医院领导对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非常重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把此项工作作为医院实施“科教兴院”战略的重要举措。
1. 1 规范管理 制定相关继续教育规章
明确中医药继续教育在医院教学中的重要性,把中医药继续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之中,逐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使开展工作有章可循。医院对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制度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的经费管理,对于积极申报并认真执行完成当年项目的负责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有经费结余的项目,医院给予分配提成;并将申报、举办国家级、省级项目作为晋升高级技术职务的优先条件。有力的制度保障,激发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中医药继续教育办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1. 2 健全机构 保证继续教育有效进行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深入发展的动力。医院成立院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教的副院长负责,设专职工作人员1名。主要担负医院各类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举办及管理,医院继续教育对象的学分登记与发放、建档等工作。将年度考核成绩作为职务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使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与多项政策结合,增强了继续教育的约束力与执行力。
1. 3 发挥特色 注重项目申报管理过程
精心组织各类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工作,把好项目申报的第一关。充分挖掘、发挥医院中医药临床和科研的特色优势,调动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积极性,把这项工作看成是提高医院学术地位、创立医院品牌的好机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首先严格把好项目的源头,筛选出优秀的项目负责人,组合起人才优化的教学团队。其次协助项目申报负责人选择合适的题材和查找资料,要求具有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中西医结合主题,把本专业国内外前沿的先进理念作为教学授课内容,形成文字教材、讲义,并按统一设计的范本规范操作。
2 加强项目管理 切实开展实施 严格把好质量关
2. 1 实行岗前培训制度 强化项目实施前管理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载体,加强项目管理是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保证。重视项目实施管理,对批准的项目进行全年度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避免项目之间的时间冲突。尤为重要的是实施岗前管理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对获批准项目负责人进行继续教育管理知识的培训,使其在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遵章办事。
2. 2 参与项目全程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医院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保证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质量。在办班的通知、课程安排、师资队伍、教材编写、考核试卷等方面都经过医院审核批准,严格把关,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课程安排上给予一定学时的实践操作课程,使学员能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实际能力的训练。在教材制作上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鼓励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培训结束时要对学员进行该项目的考核,并组织学员对本次培训的项目内容、教学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不断提高医院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整体水平。
2. 3 抓好项目备案和总结
抓好已完成项目的备案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对报送项目的I类学分申请表、课程安排、学员名册、授课教材、总结、自评表等资料进行备案。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在教材建设、执行情况、项目管理、师资队伍、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提高项目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评价的信息反馈、评价结果等运行机制使评价对象反省自身状态,克服不足,以评促进,规范培训行为,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总结反思是每位项目负责人对自身办班的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要求如实反映办班基本情况、效果、教训、经验等。经对完成项目的检查,大多数项目教学质量较高、效果明显,学员反映良好,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不仅为省内外相关专业人员的知识更新提供了平台,还为医院整体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3 增强教育意识 转变思想观念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医院建设高素质卫生专业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对医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使医务人员能够及时地了解国内外医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增强教育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在实践中切实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对中医药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1 加大宣传力度 变被动为主动
不能不看到,有些人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思想上的不重视,意识比较淡薄,申报继续教育项目或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往往只是为了片面追求学分。这些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继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面对这种现实状况,只有大力加强继续教育宣传力度,增强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才能真正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使更多的中医药技术人员能够积极申报项目,主动参加学习。医院近年来申报继续教育项目的积极性高涨,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尤其在2008年,护理、针灸特色疗法等3个项目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的教育项目。
3. 2 领导重视 经费支持
由于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一个涉及面相当广的渐进性工作,承担继续教育培训的投入较多,因此有时不能达到收支平衡,有的项目负责人为此一筹莫展,对批准的项目能否完成实施产生顾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领导重视与支持,才有可能理顺组织管理、经费投入、利益分配等各种复杂关系,真正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院领导非常重视继续教育的经费保障。一方面,设立医院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另一方面,对项目实施只求经费收支平衡,不求赚钱盈利。对确有经费困难的项目,事后酌情给予一定的专款补助,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经费保障。
3. 3 寻求共同合作 拓展办班途径
受时间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中医药继续教育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对接受教育的人员来说,要完全靠脱产进修学习的想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许多同志由于工作繁忙、地域因素等影响,无法赴外地参加学习,但又十分渴望有学习的机会。针对这种状况,医院主动联系合作单位,积极送教下乡,组织专家到偏远地区办班、讲学,为培训对象就近学习,更新知识,并获得同等学分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几年来,医院已在丽水、衢州、温州、诸暨等地,与当地的中医院、人民医院、相关学会等合作,成功举办多次继续教育学习班和成果推广班,拓展了继续教育办班的新途径,深受学员的欢迎。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为中医药继续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我们要在实践中加以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工作,以求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