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探讨
发布日期
2009/12/30 14:00:05
关键字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
来源
《九江医学》2009年第3期
分类
护理继续教育
内容
(本文作者: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张贞)   医院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指护理人员继护理教育毕业之后, 不断地学习各专科领域内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保证其在整个护理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医德医风的同时, 还要不断提高全科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适应全科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 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这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技能更新、补充和提高并拓宽其知识面的一种追加教育。随着我国精神卫生领域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 先进治疗手段、仪器的大量使用,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迫切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精神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从业人员必须不断获得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进展的新信息, 不断学习新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然而,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培养, 特别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 要求在职护理人员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获取新信息, 通过现代化方式不断发展自我能力, 优化精神科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服务技能, 提高护理质量和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现将我院在这方面的一点做法进行阐述, 以供参考。 1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教育现状 1.1 精神科护理队伍的学历偏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 要求精神科护士不仅要有牢固的医学护理知识, 而且要掌握医学伦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计算机、政治经济学等多元文化知识。就目前我省护理人员的现状来看,护理第一线骨干人员大多数是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 第一学历为中专的占多数, 虽然通过在职继续教育能拿到大专或本科学历, 但知识层次、业务水平远远达不到时代要求。 1.2 部分护理人员不愿接受继续教育  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 在医院组织的种种培训考试中,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积极主动性, 盲目听课, 不求甚解, 只求通过, 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达到培训的目的。 1.3 学分修满率不高, 学习流于形式  学分制是公认的护士继续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 学分对于护理人员有一种压力感, 可促使护理专业人员设法去学习, 但在运行中因为种种原因, 如科室人员少, 导致护士难以脱产学习, 于是造成了护理人员学分修满率不高。 2 精神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促进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精神卫生学科的发展,护理新理论、新项目、新制度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 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更新知识, 扩大知识面, 提高理论水平。因此, 医院和个人都必须有计划的进行在职继续教育的培训, 以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紧跟时代步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2.2 精神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是提高护理队伍素质的重要方法  由于历史的原因, 护理教育一度没有受到重视, 20世纪80年代初, 一批训练不足甚至根本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大量进入护理队伍, 素质不可能高。另外, 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中专毕业证, 知识老化, 尽管职称高, 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有的还不如职称低的护士, 形成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失调。因此, 加强继续教育,正确指导护理实践必不可少。 2.3 精神科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是完善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继续教育任务是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拓展、加深和提高, 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优秀的精神科护理工作者, 必须具备T型知识结构, 做到横向知识(自然科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 有宽度, 纵向知识(护理专业知识) 有深度。因此,在职精神科护理人员只是能力得到拓展、加深的同时, 完善精神科护理专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3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的方法 3.1 护理人员自学  自行阅读《精神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期刊、护理文献等书籍。护理期刊是护士的专业性杂志, 它系统完整的记录储存了护理学科新知识, 优化整合了护理创新知识, 高速度大容量传播了护理学科新信息, 促进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护理方面的期刊如《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都非常实用,对工作办大有裨益, 每位精神科的护理人员都应该抽出实践仔细而详尽的阅读。 3.2 参加医院内、外组织的护理、医疗知识培训班  我院根据护士的工作特点, 在院内开办各类讲座、学习班及培训班, 并选送部分积极好学的护士赴市内同级综合性医院学习内、外科的知识,以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竞争能力。 3.3 参加护理查房、科室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业务学习  在以前的工作中, 医院往往重视医疗查房, 而忽视了护理查房的重要性。自从我院开展护理查房以来, 更将这一点看作是指导低年资护士学习的一个绝佳机会, 让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护理骨干对科室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解释。 3.4 按照人员的学历、能力进行分别的培训 对于低年资的护士, 主要抓好“三基三严”的培训工作以及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的训练 对护士长、中级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 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 巩固提高她们的理论知识, 使其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对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除了安排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外出进修等学习外, 还应承担教学工作及参与护理科研和论文书写的培训, 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3.5 利用网络或其他业余时间进行提高学历的学习  要求中专、大专毕业的护理人员利用函授、电大、网络等多项教育方法, 提高自身学历, 同时提高专业竞争力。鼓励本科毕业的护理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 以增强医院的专科特色。通过系统性的学习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可以学会融会贯通, 并积极的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护理病人时护理人员会更全面更系统的考虑问题, 及时发现问题, 为病人的抢救与治疗赢得时机。 3.6 安排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等 每年有计划、针对性的安排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以学习专科护理、新技术、新方法、新项目为主,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研讨会议, 总结经验, 撰写论文、论著, 申请课题, 密切紧跟国内外精神卫生专业护理的发展步伐。 4 小结 综上所述,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是毅力和意志的体现。当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 不仅要从自身思想上彻底转变观念, 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 制定个人自主的学习计划, 积极参加各个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 更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自己的自主学习当中, 不断获取继续教育的相关资料和培训情况, 提高自身护理素质和群体护理水平。因此,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理论密切结合工作实际的继续教育, 促进了精神科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增加和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更新, 为其提供主动服务和高质量的护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笔者相信, 通过这些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精神科继续医学教育, 省内精神科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综合服务水平必将得到质的变化, 发生一个飞跃, 能够更加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从而促进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