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应激能力的培养和继续教育
发布日期
2009/8/19 13:34:14
关键字
继续教育
来源
《当代医学》2009年第6期
分类
护理继续教育
内容
(本文作者: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倪晓玲) 作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助产士,除了能独立完成日常工作外,在处理复杂产程时的应激能力的高低,更能反映一个助产士的实际工作水平。怎样才能培养助产士的应激能力?特别是在产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及抢救危重病人时的应激能力。通过对本科室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认识。 1 高尚的医德情操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永恒的主题,助产士的基本素质要求助产士应具备同情、敏锐、冷静、严肃、开朗和无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对助产士要经常进行高尚的医德情操教育。对病人要一视同仁,同时必须保持个人的行为标准,不违反道德和良心,不做不合法的操作和不忠于职守的工作。产房定期召开助产人员会议,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给予鼓励和表扬。每年配合护理部评选温馨护士,从而提高大家的主人翁精神,使大家学有榜样,比有目标,对新参加工作人员更要重视德育培养,使她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临床有所作为,真正学有所用。在上岗前,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牢记医德规范,用医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把高尚职业素质融化到实际工作中去。我们的高年资助产士,常年“三班倒”,长期战斗在临床第一线,不知舍去了多少节假日、星期天。以至家人生病在家也无人照顾,但她们只要投入工作,就会忘记一切个人思念,舍小家,为病人。特别是在病人发生危险时,她们会竭尽全力进行抢救,不计较上班的时间,自觉主动地加班加点。不怕脏,不叫累,细心的为病人做好每一件事,从无怨言,她们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优良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听目染,潜移默化对年轻助产士,尤其是新进院的助产士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重塑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医德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必修课。 2 扎实的理论基础训练 有崇高的医德情操而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不行,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有的助产士在产程观察过程中,发现胎心音异常汇报当班医生,遵医嘱持续进行胎心音监测,却不知道为什么要监测,而检测过程中胎心音基线出现明显的晚期减速征象,不能识别;所以失去了产程处理的最佳时机,导致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却还不知其原因。所以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助产士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理论训练,专题讲座、理论考助产士应激能力的培养和继续教育试采取口试和笔试等不同手段强化学习,每月组织四次专科理论学习,护士长督促各人认真做好学习笔记,不定期检查。积极争取安排助产人员外出参加学术活动,回来后,要把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向全体助产人员传授。目的是大家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新服务模式和理念。 3 丰富的临床经验 一个经验丰富的助产士,医生称心,产妇及家属放心。丰富的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逐渐积累起来的。年轻助产士,特别是新助产士不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她的知识面就会受到限制,遇到难题就会束手无策,或判断失误,酿成重大差错事故。助产士的继续教育形式除以产房为单位组织学习外,还要强调以科室为单位的专科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以学历教育为目的的成人教育形式。实践证明,临床继续医学教育非常必要。但要正确处理好工与学的矛盾,学习的形式可采取多样化,不宜死板,旨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为目的。 4 熟练的技术操作 仅有好的愿望,没有过硬的本领,也是不行的。熟练的技术操作也不是一朝一暮就可以练就的,要来自长期的临床实践。能力素质要经过勤奋的训练,才能形成娴熟的技能。平时不仅要注意助产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观察病情、分析病情的能力。还应注意助产技术的提高,助产技术是助产士最基本技能,不怕学不会,就怕不认真,不用心。只有熟能生巧,才能精益求精。平时操作时,要组织大家相互观察、相互取精、相互讨论,不断提高助产和会阴切口缝合水平。对低年资的助产士,要求她们台下抓紧点滴时间用敷料模拟练习会阴切口缝合技术,与高年资的老师们探讨胎方位的区别和判断,力求助产技术精益求精。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科助产人员无论在思想素质还是业务素质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历次住院病人及家属的意见调查、整体护理病员意见调查、征求护理工作意见调查等活动中,都证实助产人员的精神面貌和专业技术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