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儿科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
2008/9/3 13:26:04
关键字
继续教育
来源
《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第12期
分类
护理继续教育
内容
(本文作者: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儿科 刘蕾)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培养护理人才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护理协会将护理继续教育定义为: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提高注册护士在护理服务、教育、管理、研究等方面的能力,增加她们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和工作方法而安排学习过程。本院儿科重视护士的素质提高,加强继续教育,将护理程序应用于儿科护士的培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评  估 本科现有护士30 人,包括本科学历3 人,大专学历18 人,中专学历9 人。其中本科在读10 人,中专生均大专在读。工作年限跨度较大,工作15 年以上5 人,10~15 年2 人,5~10年7 人,3~5 年5 人,3 年以下5 人,未满1 年6 人。对每位护士进行详细全面的评估是制定培训计划的前提,要充分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包括思想状况、所受教育、操作技能、临床经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等方面内容。 2  制定继续教育计划 由护士长制定总体培训目标,根据评估内容制定个人培训计划。儿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不但操作技巧娴熟,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态度和蔼可亲,善于与人沟通,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培训计划充分体现个体性,针对性强,有侧重点。对高年资护士,要求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危重患者的抢救,参与护理新技术的创新,承担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论文写作,协助护士长管理病房。对低年资护士重点是三基培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除了加强业务培训、心理素质培训,还要帮助她们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明确人生目标。 3  落实继续教育措施 此阶段是儿科护士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护士的主体作用,使其主动参与,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护理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护理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使其知识结构适应现代护理工作的需要。 3. 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主题讨论,进行换位思考,并组织党员、团员帮扶孤寡老人,为贫困患儿捐款等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树立爱岗敬业的品德。对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要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使她们学习护理前辈的优良品质,热爱护理专业,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3. 2  加强基础理论及专科知识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专题讲座及学术讨论。每周安排业务学习1 次,由高年资护士轮流担当教员,在课件的准备中既巩固了专业知识,也锻炼了授课能力。由护士长针对儿科的常见病或疑难病组织护理查房每周1~2次,并主持每日晨间提问,利用交班时间复习基础护理及儿科专科知识。要求护士人人作读书笔记,在每次的护理组会上交流,使大家共同学习,了解本专业的新动态、新知识和新技术。在学习中因材施教,对高、低年资护士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知识的要求不同。 3. 3  加强操作技能培训 儿科专科性强,除掌握各种基本的护理操作外,必须具备良好的专科技能。如头皮静脉穿刺技术,股静脉穿刺术,小儿心肺复苏术,各种仪器的使用等。在培训中模拟危重患者的抢救,锻炼护士的应急能力。在对护士的标准操作训练中,针对每个人的弱项反复练习,即使是高年资护士,如果简单的操作不过关,也需要不断地练习。每季度组织护士进行一次技术考核,对不及格的护士重新培训。 3. 4  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随着整体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健康教育成为护士的重要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儿科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在一些疾病的宣教中使用临床路径,如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将健康教育的内容系统化、规范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在训练中将护士分为两人小组,分别扮演患者和护士的角色,由护士长进行指导,强化训练内容。 3. 5  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儿科护士面临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多方面的压力,较成人科室护士有更高的紧张程度,所以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年资护士因为面临家庭、子女等因素,往往承担更多的心理压力。要真正关心她们,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学会调整心理状态,保持愉快的心情。年轻护士多由于经验不足,在静脉穿刺时常常受到干扰而影响穿刺成功率。在对她们的培养中要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抗干扰能力。 3. 6  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儿科护士继续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儿科护士,要善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和医护关系;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从平时的经验中不断积累,准确及时判断患儿的病情变化;要有扎实的数学运算能力,熟练掌握儿科药物的换算方法;要有丰富的营养知识,能指导婴幼儿的喂养;有一定写作能力,能规范书写护理病历等。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