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本文作者: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 闫红等)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已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和解决路径。据卫生部统计,全国已有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社区护理,拓展护理服务是今后几年我国护理事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成都市社区护士的专业教育需求,可为制定社区护士的培养规划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社区护士。纳入标准:①截止到2005年6月,成都市中心城区建设的8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心或站)的在编社区护士。②目前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在岗社区护士。③在所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修学习的本地中心城区社区护士。排除标准:①调查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如病假、产假、外出学习等)暂未在岗的社区护士。②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毕业实习的护生。③在所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修学习的非本地中心城区社区护士。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历教育的需求及岗位培训方式、时间、实践场所等的需求。调查时间为2005年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调查共发放问卷238份,收回215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79.8%。全部数据编码后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管理,数据核对后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社区护士学历教育需求 调查显示,94.2%的社区护士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84.1%的社区护士希望和非常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社区护士学历教育需求情况见表1。
2.2 社区护理岗位培训需求 不管以前是否接受过社区护理岗位培训,希望参加或再次参加岗位培训者占82.6%。选择岗位培训时间最短2天,最长1年,平均57.05天。51.6 %的社区护士认为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宜交叉安排,43.1%认为宜先理论后实践。选择全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培训的社区护士分别占47.5%(87人) 、33.4%(61人) 、19.1%(35人) 。选择的理论与实践比例分别为1:1(36.8%)、2:1(44%)、3:1(13.2%)和4:1(6%)。其余调查情况见表2、表3。
3 讨 论 3.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社区护士提高学历调查显示,94.2%的社区护士认为有必要和很有必要开设社区护理专业;84.1%的社区护士希望和非常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逐渐恢复护理高等教育以来,护士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截至2003 年底,护士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占1.3%,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者占24.3%,具有中专学历者占64.5%。总体上看,护理岗位仍以中专护士为主。由于护理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医疗队伍,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护士的报酬和社会认同感也相应较低,在医疗行业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病人病愈后总会对主管医生千恩万谢,但对自己主管护士的辛勤劳动视而不见,甚至有时会无故迁怒于护士;护士奔波在救治病人的第一线,工作非常辛苦,但其薪金水平却远远低于并肩工作的其他医务人员;护士在职称评定时与工作年限相同但学历更高的其他医务人员共同竞争同一名额……种种现象严重挫伤了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继而可能使她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产生怀疑。同时护理工作者也认识到,造成她们目前这种尴尬处境的原因与自身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而社区护理是一个全新的护理领域,虽然社区护理工作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但社区护士自身要求提高的愿望非常强烈,她们希望将社区护理上升到一个专业的高度去认识,通过教育改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社区护士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地位。 在对学历教育方式的需求上,38.3%的社区护士选择了在校脱产学习;其次是函授、电大、夜大、远程教育和自考。这与在校学习为全脱产,可以让社区护士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更能保质保量完成学业,真正提高社区护士的素质有关;其次函授的学习方式也能保证学习者每学期有一段时间脱离工作,专注于自己的学业;而电大、夜大等不脱产学习形式只能利用社区护士自己的休息时间听课学习,护理轮班工作制以及护士人力资源的紧张使得她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全程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因而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对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但现实中由于工作忙、领导重医轻护等原因使社区护士几乎不可能选择全脱产的学习方式,而不得不选择电大、自考、夜大等不脱产学习方式去提高学历水平。因此,社区卫生主管部门应重视社区护士的学历教育需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如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排班时适当考虑课程安排的需求等,以支持和鼓励更多社区护士提高学历水平,通过不断学习扩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社区护理质量。 3.2 根据岗位培训需求制定适宜的培训计划 不管以前是否接受过社区护理岗位培训,希望参加或再次参加岗位培训者占82.6%,说明社区护士普遍有接受岗位培训的愿望。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社区护理岗位培训可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2.1 以中短期培训为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社区护士选择的岗位培训时间最短2天,最长1年,平均57.05天,P50=30天。选择培训1个月的最多,占29.5%,其次是1周,占16.9%。提示成都市社区护士较希望接受中短期的岗位培训。这与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认为合适的社区护士在岗培训时间为3个月和6个月,全脱产专业培训时间为6个月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各地社区护理开展情况不同导致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不同有关,也提示各地对社区护士的培训应根据当地社区护理开展的实情进行安排。80.8%的社区护士希望岗位培训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为1∶1和2∶1,该比例略高于文献报道的国内其他地区的岗位培训讲习比例2-3∶1。51.6 %的社区护士认为理论与实践宜交叉安排,43.1%认为宜先理论后实践,这与国内其他城市社区护理岗位培训的实践安排在理论结束后或与理论交叉进行一致。社区护理和临床护理一样,都属于实践性学科,因此在岗位培训时不仅要让社区护士学习系统的社区护理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而且一定不能忽视对社区护士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锻炼社区护士的综合能力。大多数社区护士通过亲身工作经历已体会到实践能力锻炼的重要性。 3.2.2 培训方式以全脱产和半脱产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47.5%的社区护士选择全脱产方式进行岗位培训,其次为半脱产占33.4%,仅有19.1%的社区护士选择不脱产培训方式。这与社区护士认为全脱产方式身心较投入,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有关。学习或教学方式的需求条目为多选项,分别有50%以上的社区护士选择了讲授、实践和参观学习的方式,其余依次为案例分析、研讨会和指定文献阅读。如学习方式采取单一的讲授,容易使学习者感觉枯燥而减低或失去学习兴趣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不利于社区护士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导致不能学以致用。对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属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理论认为,成人的学习有从别人指导到自我指导的发展经历,成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可作为学习资源,且成人学习者学习目标较明确,以解决问题为主。因此在培训时可适当增加案例讨论、指定文献阅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或教学方式,在已有的护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她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特别应让她们学会并养成阅读文献资料的习惯,在目前国内社区护理尚无更多有效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在以后的工作中即使遇到疑问,也能通过翻阅相关的资料得到提示或找到解决的办法,真正培养社区护士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3 多种实践场所的选择 实践训练结合社区教育是21世纪培养保健护士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训练和社区- 校园的协作可加快教育目标的实现,满足社区的需求。通过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运用知识于实际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社区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岗位培训,其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关系到社区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重视。国外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众多,包括卫生中心、护理站、学校、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本问题条目为多选项,共约80.0%的社区护士认为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养老机构和医院进行社区护理实践。而家庭和学校的选择比例偏低,可能与目前家庭护理、居家护理及家庭访视、学校护理等工作尚未全面展开有关。 4 小 结 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社区护士提高学历;采取全脱产和半脱产岗位培训方式,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以及选择多种实践场所进行实践锻炼等途径,有利于改善社区护士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社区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