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院数字图书馆 /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和护理
非语言交流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和护理
内容
(本文作者: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 梁冬梅等) 非语言交流是指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仪表和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和步态、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和手势以及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而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由于疾病或治疗的需要等原因导致虽然意识清醒,但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心理感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设法与患者建立起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方式以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有关研究表明,在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反应中,感情的全部表达= 7% 言词+38% 声音+55% 体态语,可见非语言沟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科2007 年6 月— 2008 年8 月间收治意识清的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共96 例,年龄2 个月~91岁,其中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73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18例,婴幼儿5 例;男57 例,女39 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对象 从96例患者中抽取住院时间超过3 天的57 例患者进行调查。 1.2.2 调查的工具 在采用一般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基础上,主要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反应,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的落实三方面的内容。 1.2.3 调查的方法 通过对患者实施几种护理方式后,进行对比性问卷调查,方式1 :按一般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方式2:了解患者的心理,并给以关怀,语言交流缺乏;方式3 :在方式1 、2 的基础上提供纸和笔或写字板书写及认读卡片;方式 4 :在方式1 、2 、3 的基础上,增加规范化手势和体态语进行非语言交流。 2 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沟通 3.1.1 心理评估,在ICU的患者病情险恶,心理反应强烈而且复杂,护士应运用各种心理学手段及行为科学的一般规律来分析、观察以获取患者各种真实的心理活动,而常见的心理反应有:恐惧和紧张、ICU综合征、烦躁、孤独与忧郁、悲观绝望等。 3.1.2 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通常导致危重患者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疾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措施、以及病室环境所致。 3.2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非语言交流的方式了解患者真正的需要,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 3.2.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换位”。 3.2.2 护士以关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去服务每一位患者,用目光启动交往,与患者谈话时,目光的对视会给人尊重、重视的感觉,护士用自己特有的细腻领悟患者眼神中所包含的需求。 3.2.3 微笑是服务基础,也是最美好的语言,它能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相反护士情绪低落,患者会误以为自己病情恶化和担心护理工作出错;因此护士面带微笑的服务有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4 恰当触摸是一种普遍运用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不但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的需要,尤其是在给婴幼儿治疗护理时抚摸孩子的头,甚至拥抱,能满足他们对肌肤亲近的饥渴和增加安全感。同时,通过握患者的手,轻轻拍其肩部或在伤口周围轻轻抚摸,使患者感到护士对他(她)的痛苦既关心又理解,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减轻了病痛,形成良性循环,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2.5 空间的运用 护患交流中,运用空间得当与否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远距离大声询问一个女性患者的月经时间,病人会感到尴尬,尤其农村患者更会如此。所以在采集病史、询问一些病人个人隐私或介绍检查和治疗步骤时,病人不愿让别人知道,应采取近距离(约0.5m),谈话声要柔和,象私下谈心。这样能给病人带来亲切感,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了护患之间的互相尊重,有利于护患之间的友好合作。但也不是距离越近越好,例如近身轻声通知一位病人到某检查室去做检查,反而会使他不安。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人际交往中关于距离的应用划分为亲密距离(< 50cm)、个人距离(50~120cm)、社交距离(1.2~4m)和公众距离(> 4m)。所以根据谈话内容选择不同的空间距离,才能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2.6 为患者提供非语言交流所必需的工具 ①每一个患者床边、手可触及处都放置一个起呼叫作用的床铃;②根据患者的不同日常需要及需首要解决的问题制成一式几本含有中、英文注解的彩图硬印本,我们简称它为患者日常服务册,以供患者使用。有了这本服务册,每当患者有需要时,只要用手指一下就可以了,也因为服务册有生动的彩图,尤其适用于文盲或半文盲的患者,这样既方便了病人,又为护士节约了不少时间;③对于那些有知识和文化比较高的患者我们为其准备了容易操作的写字板,有必要时提供纸、笔和为方便写字用的硬垫板。 3.2.7 运用规范化手势语,就是每当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时,教会其运用手势来表达个人的需求,护士通过对患者表情、手势、体动和口形的观察来判断患者所需要表达的意图,同时对患者的各种需求表现出极大的耐心。 3.3 加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成立非语言交流活动小组。 3.3.1 组织学习语言沟通障碍患者的心理反应和护理的重点,利用角色转换学习、理解患者的需求。 3.3.2 实践学习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最适的交流工具。 3.3.3 和护长共同设计、调整满意度调查表的内容。 3.4 满意度调查 由责任护士采用问卷的书面形式,对意识清但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住院时间超过1周的患者进行阶段性调查,调查表交给活动小组统一整理和意见反馈,对个别存在的问题实行针对性护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 4 小结 通过掌握患者心理,不断实施及完善各种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并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教会患者运用手势、眼神、表情、写字板书写、认读卡片、等方式进行非语言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图,患者在ICU监护治疗期间,能主动配合治疗,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因语言沟通障碍而引起烦躁后病情加重的患者明显减少,因此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满足其生理、心理需求,促进康复。 在日常护理中,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患者,能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能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和对疾病的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做好患者非语言交流的护理,护士除应学习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外,还应拓展医学视野,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这不但是ICU护士要需面对的,同时也是所有临床护士都应重视的问题。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