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发布日期
2010/5/12 9:53:43
关键字
先天性心脏病
来源
《西南军医》2010年第2期
分类
心理护理技巧
内容
(本文作者:西藏军区总医院胸心外科 罗静) 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时就具有的心脏缺陷,心脏畸形所致的缺氧症状随病情迁延而加重,对患儿身心发育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方法为手术修补。由于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期长,且患儿特殊的心理特点,需要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消除或削弱在精神或情绪上的不安,提高患儿术后恢复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本文对89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心理护理进行了总结。 1 临床资料 西藏军区总医院胸心外科自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9例。男51例,女38例;藏族62例,汉族27例,年龄2~18岁,平均11.5岁,住院时间平均为15.5d。其中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22例,室间隔缺损(ventricuar septal defect,VSD)26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31例, ASD+VSD 10例。患儿及家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2 心理护理方法 在完成基础护理的同时,通过与患儿的交谈、交流,建立信任,对患儿进行心理安慰和情绪疏导,改变患儿的认知、态度、行为。 2.1 术前心理护理 2.1.1 建立基础  从入院时起,主动与患儿接触,尽量与患儿多交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通过抚摸患儿的头部和肩膀消除患儿的紧张和不安;通过家长了解患儿特殊的语言、生活习惯,在交往中尽量照顾患儿的这些习惯,取得患儿的信任,为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创造条件。 2.1.2 认知干预  相关知识的缺乏是引起患儿焦虑的原因,主动向患儿讲解有关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到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相关医疗设备、药品的用途,使他们了解自己将要接受的治疗,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2.1.3 情绪干预  用恢复良好的病例鼓励患儿,用讲故事、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患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检查和治疗。如果同一病房有多名患儿,鼓励他们在一起游戏和交往,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焦虑,帮助患儿建立积极的情绪。 2.1.4 家庭干预  父母的情绪、态度对患儿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表现出消极、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也会不知不觉的影响患儿。反之,如果家长乐观积极,也会在无形中鼓励患儿。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帮助家长认识到其自身对患儿的影响,通过对家长的鼓励来鼓励患儿。 2.2 术后心理干预 2.2.1 减轻患儿的分离性焦虑与恐惧  术后与母亲分离,住进陌生的ICU,再加上术后各种不适给患儿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使患儿产生分离性焦虑。常常哭闹,抗拒治疗,甚至攻击医护人员。此时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了解患儿的心理需求,通过耐心的解释安抚他,缓解其焦虑,切不可使用威胁性的语言。 2.2.2 满足患儿的“皮肤饥饿”  婴幼儿的“皮肤饥饿”(即相互接触的抚摸)是一种天生的特殊需要,医护人员尽量给予抚摸和搂抱,满足患儿的皮肤需要。 2.2.3 保护患儿的自尊心  由于手术带来的疼痛和不适,再加上术后不能自由行动,使患儿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医护人员对他们表现出厌恶、忽视或采取恐吓、训斥等,就会严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 3 结果与讨论 先心病的患儿因年龄幼小,处于独特的心理发展阶段,面对压力和应激源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手术前后往往表现出很大的焦虑和不安,甚至在行动上表现出攻击性强、交流障碍等异样,作为护理人员,在完成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应尽量了解这些心理需求,给于患儿完善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康复。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