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发布日期
2009/11/4 14:50:47
关键字
心理护理
来源
《上海护理》2009年第5期
分类
心理护理技巧
内容
(本文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倪英等)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老年抑郁情绪是老年期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的临床特征,发生率为15% 225%左右。抑郁情绪是脑梗死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60%。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对健康或者疾病产生的后果感到焦虑,再加上负性的生活刺激(丧偶、独居)等易产生失语、怀旧、猜疑、孤独和衰老感,抑郁情绪发生率更高。长期伴有抑郁障碍的患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高于不伴有抑郁障碍的患者,从而影响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及心理健康。为了帮助老年患者缓解抑郁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我们对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选取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因脑梗死入住我院老年科患者190 例,通过筛选确诊患有抑郁情绪患者78例,其中男67例,女11例;平均年龄(82. 4 ±7. 3)岁,平均住院天数49. 2 d。婚姻状况:单身(未婚或离异) 3例,已婚有配偶67例,丧偶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4例,大学12例,研究生及以上2例;平均工作年限( 41. 1 ±8. 9)年;工作性质:脑力劳动78例,体力劳动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5例,平均年龄(81. 4 ±5. 3)岁。干预组中男33例,女6例,平均年龄(83. 0 ±4. 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工作性质、脑梗死部位和程度及抑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调查方法 对住院脑梗死患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排除有认知障碍,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调查, SDS标准分大于51分为患有抑郁情绪。排除合并危及生命的器质性疾病、沟通困难不能配合调查、已确诊抑郁症并进行药物治疗及器质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同时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用来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配偶情况及社会关系等信息。所有脑梗死病例均经临床与CT确诊,诊断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100%。 1. 3 护理干预 所有患者均给予原发病及合并症的支持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护士以执行医嘱为主,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护理专家对抑郁患者进行讲座,内容为老年人身心特点;慢性疾病的应对方法;老年抑郁的应对方法等。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一对一”交谈,小组交谈,咨询法;并出版健康小册子,让患者及家属学习和阅览;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法、睡眠指导和音乐疗法等。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于3周后进行再评估。 1. 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干预前后SDS标准分下降≥6分;有效:患者精神状态有所改善,干预前后SDS标准分下降3 ~6分。无效:患者精神状态改善不明显或加重,干预前后SDS标准分下降≤3分。以显效+有效数计算总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 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珋x ±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变量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 1 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 19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78例存在抑郁情绪,抑郁发生率为41%。 2. 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见表1。 2.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评分的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 1 脑梗死并发抑郁情绪的机制及危害性 脑梗死后抑郁情绪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认为与遗传、生物学因素和内分泌等有关,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来看,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脑内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脑梗死后由于中枢神经元的损伤,影响了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神经通路,使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减少;也可能因为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破坏后,不足以引起代偿性的受体水平上调而产生抑郁。另外,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 IL-1β) 、IL-6是潜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激活因子,其过度分泌可导致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2羟色胺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抑郁。从梗死部位来看,左侧大脑半球损伤与抑郁有关,其中,左侧额叶和左侧基底节损伤的脑梗死后抑郁发生率更高。脑梗死后抑郁情绪可表现为悲伤无助的心境、情绪低落、食欲减退、思维缓慢、兴趣下降,重症者可有悲观厌世、自杀等倾向,导致病死率上升、认知功能障碍加重以及神经功能康复的障碍等,还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复发率,影响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延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恢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3. 2 住院老年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因素 老年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其心理、生理特点及社会生活环境有关。本次调查显示,新发的躯体疾病为29. 5%,生活能力下降为25. 6% ,自尊障碍为16. 7% ,孤独心理为17. 5%经济生活负担为7. 7% ,其他为3%。新发的躯体疾病及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的相关因素,而自尊障碍、孤独心理、经济生活负担等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老年人本身常患有多种躯体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疾病的影响,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和经济依赖性提高;离退休后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社会活动减少,收入降低,从而产生失落、孤独感;住院老年患者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变,一时不能适应新的病房环境,有时看见身边治疗效果不佳的病友,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有些医护人员不当的语言和行为也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子女亲属由于工作繁忙或不在身边,陪伴时间不多,患者也容易产生孤独失落情绪;以上这些因素均能使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患抑郁情绪的几率增加。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早识别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满足其心理需要,降低抑郁情绪对患者身心带来的危害。同时积极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多亲人的关怀,从而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3. 3 护理干预 3. 3. 1 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抑郁情绪是一种负性情绪,可使躯体疾病恶化或加剧,影响康复效果。因此老年抑郁情绪的干预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治疗,将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实用技术运用于老年脑梗死抑郁情绪的护理中,从心理角度入手给予护理干预,比传统的只重视躯体护理的传统干预措施更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耐心的安慰和疏导,消除不必要顾虑和误解,动员自身防御功能,帮助其克服困难、渡过逆境,将环境的不良因素降到最低,培养乐观性格,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对生活的信心,消除失落感和悲观情绪,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3. 3. 2 开展形式 通过义务心理咨询、座谈会、板报及宣传栏等形式,宣传精神卫生常识、防病治病措施以及如何进行精神健康保健等,以加强有关疾病知识及其应对技能的教育;增强其自我护理的能力,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 3. 3 方法和内容 ①群体心理干预。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护理专家对抑郁患者进行讲座,向患者讲解有关脑梗死及其他老年慢性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及自我护理等知识,教育老年人面对疾病不要紧张、恐惧、悲观,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许多疾病是可以治愈或控制病情发展的,保持平静、乐观的情绪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②个体心理干预。根据每个患者的测评结果以及产生抑郁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理干预,护士应采取各种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沟通,主动和患者进行交谈,对其提出的疑问耐心听取,鼓励其叙述对疾病的看法等内心的真实感受,让患者把引起抑郁的原因表达出来,理解、同情、分担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应用松弛、暗示、疏导等方式进行个别心理干预,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减轻心理压力,消除患者悲观心理,逐渐达到精神解脱。③分散注意力。指导患者担任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鼓励多参加喜爱的活动。指导老年人开展有益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打牌等活动,以分散其注意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不能下床的老年人树立信心,养成习惯,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防止压疮、肌肉萎缩发生。④自我调节。指导患者应用心理学知识如放松训练,音乐训练等,调整其抑郁心态,控制不愉快的负性情绪。⑤家庭社会支持。加强与患者家庭人员的沟通交流,争取家属的配合,鼓励家属经常探视、关心,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⑥严防自杀。自杀观念与行为是抑郁患者最危险的症状,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关怀,了解其心理活动、精神需求及病情变化,从而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 4 小结 抑郁情绪是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问题,影响了患者躯体疾病的恢复及降低了生活质量。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直接的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承受和调节能力,缓解精神压力,促进康复。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