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布日期
2009/4/22 14:49:46
关键字
心理护理
来源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分类
心理护理技巧
内容
(本文作者: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赵淑琴) 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过去认为,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对“疾病”进行治疗,无须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疾病总是和疼痛联系,病人有时会因此而改变生活的态度,当疼痛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可能诱发疼痛综合征,出现焦虑、压抑、孤独、敌对和失眠等心理反应。心理反应又可能进一步加重疼痛。疼痛也使病人怀疑病情恶化、生命受到威胁进而产生无助和强烈的依赖心理。为了明确诊断,往往又不能迅速使用止痛剂,因此,对急腹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外科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入住的103例急腹症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3例,男性51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1岁,平均42岁。其中急性阑尾炎36例,肠梗阻34 例,胆道疾病21 例,急性胰腺炎4例,腹痛待查5例,泌尿系结石3例。 2 主要心理反应 恐惧:对疼痛、手术、死亡和病情恶化的惧怕及对预后担心表现为惊慌恐惧心理。恐惧心理又会增强对疼痛的反应。无助:患者必须完全依赖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保持其舒适和基本生理需要。与家庭成员分离也会产生无助感。羞辱:患者必须接受一系列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如大小便护理,会让病人产生羞辱感。否认:急性症状初步控制后会出现心理否认反应,认为自己病得很轻,无须住院治疗,要求出院。焦虑,是患者心理应激引起矛盾冲突所产生的主要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负性情绪。焦虑情绪与痛觉之间关系密切,焦虑越重,机体痛阈值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入院时,产生两大类的焦虑反应:期待性和阉割性焦虑。针对不同的焦虑反应采用不同的措施。 期待性焦虑是患者对疾病的原因、转归、预后不明确或是过分担忧,尤其是对手术的不理解和恐惧所引起的。紧急入院,与熟悉环境隔离,又会使病人产生分离性焦虑,恢复期对出院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也可出现期待性焦虑,表现为行为幼稚和退化,希望得到全面照顾倾向的心理。初入院患者对医院文化、地理位置、自己的病人角色都感到很茫然,如有的抱怨像迷宫,有的担心手术留下瘢痕。针对这些情况,应在入院时用语言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尽快消除陌生感,进行系统的专业的指导,如饮食指导、术前指导、手术方法。用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合理准确地解释患者的提问,用心理学理论对患者提供新的思维方法,重新认识问题,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最后给患者提供倾诉烦恼和痛苦的机会,使患者产生满足、信任感。 阉割性焦虑是患者感到手术将会对自我完整性造成破坏或自我完整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应从患者角度感受和体会焦虑带来的痛苦,通过移情的方式给予解决,通过有益的暗示,如介绍该类手术成功的病例、医师优良的技术水平、高尚的医德等,使患者不害怕手术,信任术者,从而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和焦虑。 3 心理护理 3. 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 3. 2 共性化与个性化心理护理相合 同一疾病患者可以有同样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程度,也可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方式及不同的心理反应程度,同样的心理反应方式及心理反应程度可来自于不同的原因。 3. 3 用好暗示和鼓励性语言 积极暗示可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和整个机体的正性反应,使患者充满信心,有利康复。注意避免床边讨论病情,避免消极暗示。注重非语言交流,如点头、手势等,注重整体效果。 3. 4 应用时间护理理论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生物学家指出:人体每天9: 00 ~11: 00、16: 00 ~17: 00、19: 00~21: 00为精神活性提高的时间区,表现为精神欣快,喜欢与人接近,乐意回答和提出问题。此时医护操作少,病区环境安静,病人易感寂寞,交流能使其较快进入角色。 3. 5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尊重患者的人格,各项操作尽量减少身体的暴露,说话走路操作要轻,使患者得到心身的整体休息。 3. 6 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 了解患者家庭,做好家属的工作,通过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和支持,增加安全感,摆脱顾虑。重视医生、护士、配偶、病友等不同角色的支持效应,发挥最佳功能。 4 讨论 心理护理与技术护理相辅相成,具有同等价值。而心理护理在特定条件下,往往胜于技术护理的作用。近代心身医学研究发现,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质下中枢的反作用,可以加重疾病或使之长久不愈。如恐惧、焦虑、悲伤、痛苦、愤怒等。长期的心理刺激可引起机体内部的不良反应。良好的心理因素,积极配合治疗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改变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促进康复,从而体现出其价值。 现代研究已充分证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的作用,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