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摘要】 探讨输尿管i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式。方法:回顾分析5例输尿管i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多以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术中冷冻切片确诊。4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行输尿管肿瘤段切除,端端吻合。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输尿管ip。5例随访10~8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输尿管ip是良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及内镜检查;治疗主要开放手术及内镜手术,其有易复发可能,术后随访十分重要。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乳头状瘤 内翻性 资料与方法 1998年8月~2007年5月收治输尿管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ip)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6~70岁,平均61岁。3例有无痛性肉眼血尿,其中1例有条索状血块,2例伴腰部酸胀,另2例无症状体检时发现。病程2周~1年。体检:均无阳性体征。4例尿常规红细胞(++)~(+++)。5例均行b超检查,4例提示肾积水,3例示输尿管占位;2例b超未能发现输尿管病变,进一步行ct检查发现输尿管占位;余3例ct检查结果同b超。病变位于左侧输尿管4例,右侧1例;3例位于输尿管上段,1例中段,1例下段。静脉肾盂造影均表现为上尿路充盈缺损,1例行输尿管镜检查,发现输尿管内细蒂乳头状肿块,活检示输尿管ip。 治疗方法均行手术探查。www.11665.CoM输尿管ip单发4例,大小1.0cm×1.5cm~2.0cm×2.5cm,多发1例,大小0.5cm×0.5cm~1.5cm×2.0cm。肿瘤呈乳头状、细蒂、部分分叶。术中冷冻切片均报告为ip。4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行输尿管肿瘤段切除,端端吻合。 结 果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切除标本均行病理检查,确诊为ip,无并发移行细胞癌。术后每隔6个月随诊1次,复查b超,尿脱落细胞;最初2年每半年检查膀胱镜。全部病例均定期随访,时间10~82个月,平均41个月;随访中均未发现肿瘤复发。 讨 论 ip是泌尿系移行上皮肿瘤中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膀胱,好发于男性。输尿管ip很少见,且症状较轻,少有阳性体征。 输尿管ip常见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中条索状血块)和尿路梗阻,亦有腰部胀痛及肾积水。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1]。因症状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b超、ct、尿路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2]。b超可发现直径>1.0cm的肿瘤,但对于b超阴性者,尚需进一步查ct,本组2例输尿管ip即通过ct才得以发现。尿路造影可显示充盈缺损。但ip的影像学特征与尿路上皮癌及其相似,仅靠影像学检查术前难以确诊。输尿管镜可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若获得组织标本则可确诊,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一定帮助。 输尿管ip虽属良性,但可并发恶性肿瘤,少数可间变为内翻性乳头状癌,故必须切除。现多数学者坚持局部切除观点,采用输尿管肾镜下电切术。如术前诊断困难,肿瘤较大,多发或恶变时考虑开放手术。术中冷冻切片对于明确诊断决定手术方式尤为重要,单发且病理明确者无需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若病理发现有明显恶性生物学活性细胞者仍需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随访表明,无论采用何种手术方法,预后无明显差异。对于复发病例,仍可以良性肿瘤对待,但若有恶变或伴有恶性尿路上皮肿瘤者则应以恶性肿瘤对待。输尿管ip虽是良性肿瘤,文献报道仍有1%~7%的复发率,并可多次复发。故术后每3~6个月复查b超、ivu及内镜至2年实属必要,但有条件者亦可长期随诊。 【参考文献】 1 witjes j a,van balken m r,van de kaa c a.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 primary 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urinary tract.j urol,1997,158:1500-1505. 2 汪涌,刘凡.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4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