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药物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过程中的应用
内容
作者:万丽艳,李金萍 作者单位: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甘肃 金昌

【摘要】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见瘀血症状,在使用激素的各个阶段辨证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疗效的最大发挥。用激素之初滋阴补肾、活血化瘀;使用激素过程中健脾化湿、活血化瘀;并针对应用激素过程中易诱发和加重感染,以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为主;撤减激素时,温肾兼活血化瘀。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活血化瘀药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阻抑进展。糖皮质激素因其抗炎、抗免疫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剂量,特别是激素维持治疗时间的延伸,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或轻或重、甚至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并发症。比如撤药危象、加重感染、骨质疏松与自发性骨折、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等。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属于“血分”疾病,且由于病程较长,正如《医林改错》中指出的“痛久必有瘀血”。 因此古今医家都很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根据功用有活血、破血、散瘀、软坚和止痛的不同,在应用时多与其他治法结合并用,如活血通络、通阳去瘀、益气活血、理气活血、搜风活血、凉血活血等。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活血化瘀药对免疫的多个环节有作用:可使发生透明均质样变的胶原纤维疏松化和恢复正常;改善血液循环与结缔组织代谢,特别是对结缔组织有软化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滞性,增加氧运,消除水肿;促进出血及渗出物吸收等。

我们体会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地辨证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调整机体脏腑功能、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抗病力,从而减轻和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

由于激素为外源火热阳刚之品,用激素之初患者大多出现阴虚火旺症状,表现为颧红、咽干、盗汗、手足心热等,此时应滋阴补肾,以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合用活血化瘀药如川芎、丹参、桃仁等可防滋腻碍胃。激素维持治疗过程中出现水钠潴留引起的手脚肿胀、舌胖边有齿痕、舌苔厚腻等症候群时,着重健脾化湿,以六君子汤合用活血利水药如泽兰、益母草等,可改善微循环以健脾消肿。针对应用激素过程中易诱发和加重感染,根据“脾旺不受邪”理论,在健脾益气清热同时,加用活血化瘀药如三棱、莪术能起到去瘀生新的效果。撤减激素时,病人由热转寒,“肾主骨生髓”,益肾之药可改善肾上腺皮质功能,用温补的金匮肾气丸,此时活血化瘀药的加入会增强温通作用。

典型病例 患者郭某,女,43岁,2006年12月就诊。夏天大量家务活动后开窗入睡,翌日出现全身关节僵硬,酸困疼痛肿胀,不能下床,自服“芬必得”数天无效,门诊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50 mm/h,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后应用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周,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血沉降至正常出院。之后患者自觉多食易饥、颧红咽干,未予重视。当门诊激素缓慢撤减至每日10 mg时出现症状及化验指标反弹,抵抗力下降,体弱易感。患者渐出现神疲懒言、肢肿纳差、多眠、月经紊乱。来我科就诊时,强的松用量10 mg,晨顿服,体胖(满月面容),体质量指数(BMI)26.7,晨僵明显,双侧肩、肘、腕、踝、指(趾)间关节均疼痛、日常活动受限。查体见:上述诸关节压痛阳性,双侧腕、指(趾)间关节红肿,活动受限,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示: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35 mm/h。分析为激素药物致阳热亢胜,伤津耗液,肾阴虚在前,渐致脾阳不运。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