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作者:强选萍,曹兰秀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咸阳
【摘要】 目的观察秦川红药治疗烧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不同原因所致的不同深度和不同面积的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2例,两组分别应用秦川红药和三黄膏局部外涂治疗,每日2~3次,全部采用暴露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不同程度烧烫伤平均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 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秦川红药治疗烧烫伤具有上皮生长速度快、渗出少、感染机会少、止痛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疗程短、成本低、方法简便、价廉可靠、疗效佳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秦川红药;烧烫伤;中药外用
烧烫伤是物理、化学、放射等诸多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外伤性疾病。由于烧烫伤治疗中存在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四大难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虽然西医在烧烫伤的处理上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医药简便廉验,具有西医无法媲美的优势。笔者采用中药秦川红药治疗烧烫伤患者8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面积为1 %~47 %的浅Ⅱ~Ⅲ度烧烫伤患者,其中浅Ⅱ度63例,深Ⅱ度44例,Ⅲ度3例,混合度52例,均无严重肾功能不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0例,男58例,女22例;浅Ⅱ度30例,深Ⅱ度20例,Ⅲ度1例,混合度29例;年龄4月~1岁3例,1+~5岁 6例,5+~18岁12例,18+~67岁59例。对照组82例,其中男51例,女31例;浅 Ⅱ度33例,深 Ⅱ度24例, Ⅲ度2例,混合度23例;年龄8月~2岁3 例,2+~7岁7例,7+~18岁4例,18+~65岁68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及烧烫伤程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国内新九分法及热烧伤深度确诊Ⅰ度、Ⅱ度、Ⅲ度烧烫伤[1 ]。
1.3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在入院后均给予清创、补液及控制感染等对症处理和综合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秦川红药、对照组予三黄膏(北京同仁堂生振,脾失健运,水饮停滞。治则为益气健脾兼活血化瘀。用药:党参30 g、猪苓15 g、茯苓15 g、白术15 g、甘草6 g、陈皮6 g、半夏10 g、薏苡仁30 g、木瓜15 g、泽兰12 g、益母草20 g、鸡血藤30 g、牛膝15 g、鸡内金15 g、焦三仙各15 g。8剂后水肿消退,诸关节酸困疼痛显著缓解,舌边齿痕消失,苔薄白腻,脉弦滑。血沉降至正常。此时脾气渐旺,再服4剂巩固疗效,激素减至5 mg,晨顿服。减量过程中外源性火热减退易产生阳虚症候,此时以培补肾阳为要,易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兼温阳活血。用药:生地黄30 g、熟地黄30 g、山药20 g、山茱萸20 g、牡丹皮15 g、泽泻15 g、茯苓15 g、炙附子10 g(先煎)、肉桂8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再进8剂,患者关节酸困疼痛进一步缓解,其间无畏寒肢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肾阳虚表现,类风湿因子转阴,临床好转出院。出院后中药研末继续服用,1月后停用激素。患者病情平稳,神清纳可,晨僵消失,随访至今一般状况良好,家务活动不受限,化验指标无异常发现。产)局部外涂治疗,每日2~3次,全部采用暴露疗法[1]。两组均治疗40 d后统计疗效。秦川红药是在祖传秘方“七药粉”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有效制剂,主要由水飞蓟籽、白蔹、薄荷等药物组成。
2结果
2.1疗效标准[1]
痊愈:浅Ⅱ度和深Ⅱ度创面完全愈合,Ⅲ度创面基本愈合,有瘢痕形成,残余创面无需植皮。显效:深Ⅱ度创面基本愈合或残余创面仅需做一般换药处理,Ⅲ度创面大部分愈合,残余创面尚需植皮。有效:Ⅱ度创面大部分愈合,但还需继续换药治疗,Ⅲ度创面部分愈合,创面红润,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需手术植皮治疗。无效:Ⅲ度创面及其症状无改善,且有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 0.01)。
2.3 两组不同程度烧烫伤患者平均治愈时间比较
见表2。两组不同程度烧烫伤患者平均治愈时间经Ridit检验分析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 0.0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表2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涂药后,局部出现药物过敏现象,考虑为三黄膏所致,故停药同时给予抗组织胺类药物和激素对症治疗,直至过敏症状消失。
3讨论
在我国古代中医文献记载中,烧伤分为火烧伤和汤烫伤,总称为水火烫伤。中医学认为,水火烫伤是由于火热毒邪侵袭机体,导致肌表受损,脉络不通,热盛肉腐,肌表不全,津液淋沥,机体阴液亏损,可出现局部红肿、水泡、疮疡等临床症状,故外用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收敛止痛为主。秦川红药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祛瘀止痛、燥湿收敛、消肿排脓、生肌止血之功效,外用能够有效地降低创面局部温度,防止继发性损伤,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渗出,抗菌消炎,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吸收,创面愈合快,瘢痕小,且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秦川红药是将配备好的各种药物研成粉末,使用时外敷患处或用植物油调敷患处,因其配制简单,不随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使用方便、疗效高、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的优点,有其独到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孟承伟.外科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