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骨症1例报告
内容
作者:王雪荣 作者单位:335500万年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石骨症

   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学生。自觉腰部酸帐疼痛来我院就诊。

行X线腰部及骨盆部位检查,X线表现:腰椎体上下骨皮质密度致密增厚,中间密度相对较低,形如夹心蛋糕样改变。髂骨的致密带与髂骨嵴平行,呈同心圆弧排列,形如年轮。X线诊断:石骨症。

讨 论

石骨症又名大理石骨、泛发性脆性骨硬化症、粉毛样骨等,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性病变,属遗传性疾病。

本病是由于正常的破骨细胞吸收活动减弱,导致钙化的软骨及骨样组织不能被正常骨组织所代替而发生蓄积,引起全身骨胳硬化变脆的病变。

本病临床分两型:轻型和重型。轻型病例无明显病状或症状轻微,发现病变时,往往年龄较大。骨质改变与发病年龄有关,年纪越大,密度越高。本文报告的病例属轻型病例。重型: 症状出现较早较重,一般在儿童时期就有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发育迟缓,身材矮小,贫血较重,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肝脾肿大等。由于骨质密度增高,脆性加大,临床上极易发生骨折。患者往往由于骨折而得以确诊。

  影像学表现:全身骨胳密度增高、硬化,硬化区骨纹消失,具有特征性的X影像。①骨盆改变,骨质密度增高,髂骨致密带与髂骨嵴平行,呈同心圆弧状改变,形如年轮。②椎体改变,椎体上下缘骨质密度增厚致密,中间松质骨密度相对较低,形如夹心蛋糕状,又称夹心椎。③四肢骨改变,骨质密度增高,皮质增厚,长骨两端明显扩张,骨干粗大,髓腔变窄甚至消失。④颅骨改变一般较轻,下颌骨一般很少累及。⑤“骨中骨”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一般表现在短管状骨。见图。

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病由于其特征性的X线表现,因而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本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病有时须与氟骨症、铅、磷中毒、成骨性骨肿瘤鉴别,一般依据病史职业及发病部位不难鉴别。

【参考文献】

  1 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