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内容
作者:赵玉环 李晓军 作者单位:252800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 压疮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

产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压力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体的毛细血管动脉端压力为32mmHg左右,有研究[2]发现,如果70 mmHg的压力持续2小时就有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减轻压力的重要性。

温度:皮肤温度每升高1℃能增加组织代谢和氧需的10%,当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任何温度的升高都将增加组织产生压疮的易发性,特别是由于轮椅垫引起皮肤温度升高,足引起压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潮湿:当患者有大小便失禁时,皮肤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使得皮肤更脆弱,在受到磨擦力和剪切力时更容易受到伤害而导致压疮的发生,因此应尽可能保持皮肤干燥。

营养及循环不良:神经科患者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及循环不良,截肢、四肢瘫痪的患者丧失交感性张力致使循环阻滞易发生压疮,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感觉减退,常伴有小血管阻塞性疾病,故下肢好发生压疮,还有心衰、癌症晚期,各种疾病末期等易发生压疮。

护理干预

  (1)基础护理。Ⅰ度压疮可通过变换姿势,调整矫形器等方法减压,多处压疮可用气垫床解除受累部位的压力,压迫解除后即可愈合,不需用其他治疗。Ⅱ、Ⅲ、Ⅳ期压疮可采用如下治疗:①换药。换药或更换敷料是治疗压疮的基本措施,创面的愈合要求适当的温度、湿度。氧分压及pH值,更换湿透的敷料是保证创面愈合的必要条件,局部应少用或不用抗生素,重要的是保持创面清洁,根据情况可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反复清理疮面,以暴露出新鲜肉芽,同时可加用红外线或微波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肉芽生长,渗出多的疮面换药应每日2次,在无分泌物且有肉芽生成的情况下,换药次数宜逐渐减少,由每日1次到每2~3日1次,肉芽表面宜用油纱布敷料,以免换药时损伤肉芽组织和影响上皮组织生长。②清创。压疮创面如有坏死组织,则易发生感染且阻挡创面愈合,一般可用剪除、化学腐蚀或纤维酶溶解的方法消除坏死组织,但应尽量避免损伤正常肉芽组织防止引起感染扩散。③抗感染。引起感染的细菌种类较多,其中绿脓杆菌感染常见且难以控制,大多数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局部换药,保证伤口引流良好,必要时用3%双氧水或2%硼酸溶液冲洗,同时根据全身症状和细菌培养结果,考虑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④外科治疗:对大面积、深达骨质、保守治疗不理想,可采用外科手术处理,如T管倒置引流处理,皮瓣移植修复术等,以加速创面愈合。⑤营养支持。粮据病人的全身营养情况,制定结构比例合理的膳食表,可明显减少发生压疮的危险,可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进食有困难,则可进行鼻饲或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系统的营养评估和早期干预,对促进伤口愈合非常重要。

(2)药物治疗:西药外敷疗法:①碘伏。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用0.5%碘伏浸透小纱布贴敷创面,并用纱布覆盖包扎,每天3~4次,Ⅰ、Ⅱ期压疮1个疗程为6天。②利福平、维生素B12糊:取利福平胶囊1~2粒去囊,加入维生素B12注射液200~500 μg,搅成糊状,对II期压疮直接涂于患处,每天2次, Ⅲ期压疮,用生理盐水清创后涂糊剂,并用无菌敷料覆盖,每天2次,至结痂后停药。

中药外敷疗法:如生肌玉红膏、龙血竭粉、百多帮软膏、紫草油、提毒散等,能促进伤口新生血管化胶原纤维形成,加快蛋白质合成和上皮化,从而加速压疮愈合。

中西医结合疗法: ①鸡蛋清配合冰片治疗:对Ⅲ、Ⅳ度压疮,每天取新鲜鸡蛋清少许,加冰片5g,制成混合液,压疮局部用生理盐水常规消毒后,取配制好的药液涂于创面,然后再取用鸡蛋内膜外敷,对于创而较深的压疮配合TDP灯照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②白蛋白外涂加云南白药外敷治疗:用于溃疡期压疮,压疮局部清创后,用无菌棉签将当天滴完的白蛋白瓶内残余的白蛋白均匀涂抹在溃疡面上,(量不够时可加入适当的生理盐水稀释),将消毒后的云南白药粉均匀的撒在疮面上约0.5mm厚,用无菌纱布压敷药粉数秒钟,外盖无菌纱布,换药1~2次/日,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使溃疡面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而且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创面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促进创面愈合,总有效率93.55%[9]。

  (3)心理护理:思维清晰的压疮病人往往情绪低落,总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加上疮面恶臭,大小便失控,自卑感甚强,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同情心,运用柔和的语调,关切的眼神、乐观开朗的情绪和病人交谈,介绍疮面情况,增强病人的信心,消除自卑感,有利于病人康复。

【参考文献】

  1 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处版社,2002:216.

  2 黄济宁.压疮护理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2):69.

  3 许礼根,褥疮.中国临床医生,2001,29(9):20.

  4 何华英,杜峻.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03-805.

  5 杨青,柴燕燕,方平.自制简易小水垫在防压疮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24.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