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对糖尿病神经及肾脏并发症防治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内容
作者:刘文 作者单位:261041山东潍坊职业学院医疗服务中心

【摘要】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芦荟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CC)的防治作用。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鼠,随机分为治疗、对照二组,治疗组给予芦荟灌胃给药0.4ml/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第4、8、12、16周各测定血糖和尿蛋白1次,第16周时处死大鼠,剥离双侧坐骨神经,测定其传导速度,取肾脏病理切片PAS染色用于观察病理变化。结果:糖尿病鼠应用芦荟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肾病理切片PAS染色发现对照组肾小球结构紊乱,基底膜增厚,PAS阳性物质大量沉着于毛细血管之间,而治疗组上述病理变化显著减轻。结论:芦荟对糖尿病鼠神经传导速度及肾脏病变的改善有明显效果,使用芦荟防治DCC是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芦荟

   资料与方法

实验动物:正常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g。

四氧嘧啶糖尿病鼠实验模型制备:将空腹SD大鼠腹腔注射5%四氧嘧啶生理盐水注射液,剂量100mg/kg,72小时后断尾测血糖值,血糖>11.0mmol/L者占70%,其余30%<11.0mmol/L。再给予补充注射半量四氧嘧啶,3天后测血糖>11.0mmol/L者达到100%。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包括芦荟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间血糖差异≤1mmol/L,另设正常对照组。

实验方法: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于实验16周时用20%乌拉坦(氨基甲酸乙脂),每千克体重5ml麻醉大鼠,将背部及后肢毛剪去,切开皮肤,仔细分离双侧坐骨神经,分离过程中注意用甘油保护坐骨神经,分离动作须轻、细,以免损伤神经,剪去坐骨神经分支须用玻璃分针将坐骨神经轻轻拉起,勿用镊子钳;分离坐骨神经应尽量长。上至骶椎旁,下至足跟部,使分离出的神经长达5~6cm,分离后立即测定,用生理盐水为导电介质,用JL-B电刺激器产生兴奋刺激,然后用SR-46型二线示波器测定神经传导速度。②肾脏组织病理学观察:大鼠处死后取出肾脏,置canoy固定液中固定后制成蜡块,切片厚度4~6μm,以PAS法染色,在普通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

实验经过:本实验用20只雄性Sprang-Dawley大鼠,由本院动物实验室喂养,上海饲料厂提供鼠育成颗粒饲料,大鼠自由进食,所有大鼠生活环境相同。分出 5只为正常对照,其余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造型过程经过1周,其中5只死亡,剩余10只造型成功,血糖值>11.0mmol/L,随机分为两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芦荟治疗组,见表1。表1 实验设计(略)

实验为期16周。芦荟治疗组采用中国芦荟新鲜叶汁,避光冷藏保存。给药方法:糖尿病+芦荟治疗组灌胃给药0.4ml/日,糖尿病组灌生理盐水0.4ml/日。实验开始第4、8、12、16周各测定血糖和尿蛋白1次,第16周时先将大鼠麻醉,剥离双侧坐骨神经,分别测定其传导速度,取均值,然后断头取血测定血糖,剪开腹腔,取肾脏,置canoy固定液中供PAS染色用。其他检测: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蛋白测定用考马斯亮兰法。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配伍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血糖变化,见表2。表2 血糖变化(略)

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见表3。表3 对照组治疗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略)

从表3中可以看出,糖尿病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正常(P<0.01),使用芦荟治疗可明显改善传导速度(P<0.01)。

尿蛋白含量的变化:糖尿病鼠于4、8、12、16周末测定尿蛋白的变化,见表4。

从表4中看出,随病程进展,糖尿病组尿蛋白有上升趋势,用芦荟治疗后尿蛋白基本维持不变,但未治疗的糖尿病组尿蛋白明显升高,远高于治疗组水平(P<0.01)。

肾小球病理形态光镜检查:糖尿病鼠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表现为 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积),治疗的糖尿病鼠上述改变轻微,但与正常肾脏相比仍有一定程度的系膜基质增多。PAS染色阳性物沉着于内皮细胞下。

讨 论

  芦荟的主要作用有:①降血糖作用;②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作用;③对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明显调节作用,对干扰素系统有明显刺激作用;④抗癌作用;⑤其他作用,如抗炎、抗病毒、抗辐射、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白细胞等[1]。DD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高血糖是其始动环节,高血糖导致的非酶糖化损伤、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DCC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芦荟对DCC的防治作用可能与其降血糖、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损伤的作用有关,但确切机制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证明。

本组结果显示,糖尿病鼠应用芦荟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糖尿病组随着病程的延长,尿蛋白逐渐上升,使用芦荟糖尿病鼠尿蛋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肾病理切片PAS染色显示糖尿病鼠肾小球结构紊乱,基底膜增厚,PAS阳性物质大量沉着于毛细血管之间,而治疗的大鼠上述病理变化显著减轻;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公认指标——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肖志艳,陈迪华,斯建勇,等.库拉索芦荟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2000,35(2):120-123.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