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内容
发表论文时出现这样一种倾向:过多地重视论文发表的数量,而漠视论文的质量和水平。造成这种现象与各地、各高等院校的科研政策、导向有一定的关系。如评聘职称时,规定一定要公开发表多少篇论文,而对论文的水平却没有严格的要求;评审科技成果时,也认为已公开发表的论文越多,越能代表科研的水平和成果;研究生毕业时也要求已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甚至在评选优秀论文或评选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时,也成为评审一系列论文,单篇论文不占优势,认为越多越好。近年来,上述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以论文数量优势而获得的职称、奖励不能令人信服,造成学术竞争上的不公平、不合理,为滋生学术腐败提供了便利。在此,我们有必要大声疾呼:应该重视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立即纠正过分看重论文数量的倾向!

看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水平的高低,决不在发表论文的多少。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都是因为某一次创新发现、为数不多的杰出论文而为世人所接受,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核心期刊与国外影响大的专业杂志相比,每篇论文无论从水平上还是内容的分量上都有较大的差距,有些国际知名杂志上一篇论文涵盖的内容能顶国内的几篇。对于不求质量、只追求数量的作者来说,不单纯是一个水平和认识问题,说严重些,就是学风和道德品质问题。写不出内容翔实、分量重的高水平论文,就应该下苦功夫,再做些艰苦的积累性工作;而某些人为达个人目的,急功近利、七拼八凑、滥竽充数,其实就是在投机取巧,与我党倡导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学风背道而驰,是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杜绝的。

我们在制定各种奖励、评优、职称评聘等有关政策时,应突出论文的质量,不可过分强调数量。在评高级职称时,一定要坚持选2—3篇能代表本人水平的论文请同行专家评议,如确实有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就可在数量上不作过分苛求。山东大学在制定SCI收录论文的奖励规定时,既考虑到收录的篇数,也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给予不同的奖励资助。对于研究生的要求,不应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一项按时毕业必需的条件。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应在平时的培养中严格要求,单提要发表几篇论文才能按时毕业,这必然造成某些研究生为能完成论文数量而采取些不恰当的手段,这不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做人、做学问。

我们应采取一些适当有效的措施来制止这种重量不重质的不良倾向。作为论文作者或研究生导师,我们本身首先要注意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分量不够的论文坚决不投稿。另外,对我们的学生也要有同样的要求。对于我们周围的那些质量不见长而数量领先的同行们要提出善意的批评。我们应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学术论文上应重质不重量。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