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囊肿1例
内容
(本文作者: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 肖连波等)

患者,女,36 岁,主因左胸痛6 个月加重1 周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无杂音。胸部X线示,右前膈角一圆型致密阴影;胸CT 示后纵隔一囊性占位大小约60 mm ×50 mm ×40 mm;彩色多普勒示右侧胸腔内右房室沟与肝脏左前上方间可见一囊性肿物,边界清,形态欠规整,透色尚可,其内可见带状分隔,大小63 mm ×49 mm ×45 mm;二阶梯运动试验阴性。临床诊断为心包囊肿,全麻下行右前外侧切口切除术,术中见右前心膈角一囊性肿物,与壁层心包脂肪关系密切,顺利切除,病理示(心包) 间皮囊肿。

讨 论 心包囊肿亦名纵隔单纯囊肿、泉水囊肿、心隔角囊肿及心包体腔囊肿等。本病于1927 年由Edwards 发现,1934年Pickhardt 首次手术摘除成功,心包囊肿是生长在心包附近的一种单纯性囊肿,是由于原始心包发育不全,胚腔隐窝不能融合所致。其囊壁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衬单层间皮,与胸膜囊肿统称为间皮囊肿。心包囊肿常附着于心包外壁,有时与心包相通,此时又称心包憩室。心包囊肿可以出现于心包的任何部位,多数发生于右侧下部心膈角,其次为左心膈角及其他部位,以单侧多见。心包囊肿通常无明显体征,多在体检时发现。常规X线对较大的心包囊肿显示较好,较小的心包囊肿因位于心脏后的纵隔内缺乏对比而易漏诊。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迅速地确定囊肿与心脏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CT 对诊断有很大帮助,可以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及特征。心包囊肿需与皮样囊肿、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及心包脂肪垫鉴别。心包囊肿不会自然消失,增大可以发生压迫症状,引起胸闷气短、胸痛等,或者破裂可以继发胸腔内感染,所以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切除,心包囊肿摘除后可获痊愈。
提示
本文从互联网转载,如有版权信息,来电告知,立马删除!0575-83556192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